[实用新型]手部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8301.0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1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仕;曾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F16C11/04;F16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部固定带,组装于一摇杆上,包括有一固定带、一滑臂及一阻尼,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具有一向外凸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为一接触面;所述滑臂与所述固定带相连接,所述滑臂具有一凹陷形成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具有第一斜面;所述阻尼置于所述容置槽中并与所述接触面相接触,所述阻尼底部的周边具有对应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接触。藉由将所述阻尼装设于所述容置槽中,使得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接触,所述容置槽之第一斜面会产生一侧向力,以使所述阻尼在容置槽中不会受摩擦力挤压而变形或移位,使得本实用新型手部固定带能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依然保持其功能及外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部固定带,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稳定的枢转部位的手部固定带。
背景技术
习知的手部固定带组装于一摇杆上,所述手部固定带由一固定带、一阻尼及一滑臂组成,所述阻尼组装于所述固定带与所述滑臂之间,以形成一可枢转也可固定住的枢转部位。
然而,所述习知的手部固定带上的枢转部位经过多次的枢转后,所述阻尼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变形而外露,进而影响外观及功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手部固定带,使得所述枢转部位之外观及功能能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模组化的按键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部固定带,组装于一摇杆上,其特征包括有:包含一固定带、一滑臂及一阻尼;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具有一向外凸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为一接触面;所述滑臂与所述固定带相连接,所述滑臂具有一凹陷形成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具有第一斜面;所述阻尼置于所述容置槽中并与所述接触面相接触,所述阻尼底部的周边具有对应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容置槽为一圆形沟槽。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第一固定孔,所述容置槽具有一上下贯穿形成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阻尼开设有一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三固定孔相互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进一步具有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上固定件及一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具有一向下凸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下固定件具有一向上凸伸形成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具有一上下贯穿所形成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对应所述固定部而设,所述下固定件由下往上穿过连通之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三固定孔,再将所述上固定件之所述固定部装设进所述固定槽中,如此将所述上固定件及所述下固定件相互固定,进而将所述固定带、所述阻尼及所述滑臂组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手部固定带藉由将所述阻尼装设于所述容置槽中,使得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接触,所述容置槽之第一斜面会产生一侧向力,以使所述阻尼在所述容置槽中不会受摩擦力挤压而变形或移位,使得本实用新型手部固定带能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依然保持其功能及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部固定带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部固定带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手部固定带之第一实施例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手部固定带之第一实施例之IV—IV线的剖面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手部固定带 100 固定带 1
连接部 11 第一固定孔 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8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