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锥筒形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混凝土隔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4492.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卢普伟;陈猛;杨茯苓;黄金龙;郭雪;邹刚;胡振华;胡恩纯;郑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5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锥 海上 风力 发电 机组 基础 混凝土 隔舱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工建筑物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圆锥筒形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混凝土隔舱结构,包括圆锥筒形混凝土舱体,该舱体包括上部圆柱端和下部圆锥端,下部圆锥端的内部设有将其分成上舱和下舱的隔舱底板,下舱内设有若干下隔舱,所述下舱内部填充有水下自密实混凝土;上舱内设有若干上隔舱,所述上舱内填充有回填砂,上部圆柱端和下部圆锥端的内部侧壁安装有从上至下贯穿的灌浆管道,隔舱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预留孔,上述灌浆管道穿过预留孔至下隔舱内部。该隔舱结构能在陆上预制减少海上施工作业时间,在现场能快速安装,对周围区域环境影响小,结构简单且施工垂直精度高,能方便快捷的灌注水下自密实混凝土和回填砂,稳定性好,且能做到均匀沉降,施工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工建筑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圆锥筒形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混凝土隔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种类比较多,但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漂浮式基础、桩基础、重力式基础,对于上述三种桩基础,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种,漂浮式基础适应于水深超大的海域,海上风电机组安装在空腔结构的基础上,漂浮在水中,由浮力来支撑整个基础和海上风电机组的重量。由于风浪的作用基础存在晃动,因此相比其他固定式的基础,漂浮式基础较不稳定,对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不利,相关技术条件尚不成熟,目前仍处于样机试验阶段。
第二种,桩基础又可分为单桩基础、多桩承台基础、导管架基础等。桩基础是依靠打入土层中的桩提供承载力支撑海上风电机组的重量和运行时的稳定力,适应于土层覆盖层较厚、土质较好的建设场址。但是我国沿海地质基岩发达,许多地方基岩面埋深浅,不适用打入桩基础,目前普遍采用嵌岩桩基础,施工工期长、施工风险大,造价成本高。
第三种,重力式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特别适合于基岩面埋深浅的风电场,但是风力发电机组对塔筒的垂直度要求很高,不大于千分之三。由于常规重力式基础安装方法无法满足基础垂直度的要求,以及完工后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重力式基础并没有在海上风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用于圆锥筒形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隔舱结构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体公开一种用于圆锥筒形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混凝土隔舱结构,该隔舱结构能在陆上预制减少海上施工作业时间,在现场能快速安装,对周围区域环境影响小,结构简单且施工垂直精度高,能方便快捷的灌注水下自密实混凝土,且能做到均匀沉降,使用安全可靠。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锥筒形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混凝土隔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锥筒形混凝土舱体,所述圆锥筒形混凝土舱体包括上部圆柱端和下部圆锥端,所述下部圆锥端的上端部直径与上端部圆柱端的直径一致,所述下部圆锥端的内部设有将下部圆锥端分成上舱和下舱的隔舱底板,所述下舱内设有若干下隔舱,所述下舱内部填充有水下自密实混凝土;所述上舱内设有若干上隔舱,上舱内填充有回填砂,所述上部圆柱端和下部圆锥端的内部侧壁安装有从上至下贯穿的灌浆管道,所述隔舱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预留孔,所述灌浆管道穿过预留孔至下隔舱内部,所述预留孔的数量与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有关,以保证水下自密实混凝土能充满整个隔舱为准,开预留孔数量越少,施工越简单,但水下自密实混凝土需要充满整个下隔舱,对其性能要求越高。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舱内设有从圆心均匀辐射的若干条下舱纵隔板,将下舱分成若干下隔舱。
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舱内还设有若干与下部圆锥端的中心轴同心的圆筒内隔板,具体来说,所述圆筒内隔板为一个或两个,或其他若干多个,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制。
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舱内设有从圆心均匀辐射的若干条上舱纵隔板将上舱分成若干上隔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4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