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智能电脉冲阻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4117.9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6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柴永翔;胡博;刘辉;王宁飞;杨晓韬;刘力源;尚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中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智能 电脉冲 阻垢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家用智能电脉冲阻垢器。涉及的家用智能电脉冲阻垢器具有设置在壳体内的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输水管;多根输水管首尾相连形成输水管道,且输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每根所述的输水管上均套置有激磁线圈,且多根所述输水管上的激磁线圈串联形成套置在输水管道上的连续激磁线圈;多根输水管上串联的所述激磁线圈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与水流方向平行电磁场;在其中一个所述的输水管上套置有用以对管内有无水介质进行检测的水介质有无水传感器;家用电脉冲智能阻垢器还具有水压差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影响固相物沉淀过程中晶核的形成以及沉淀颗粒的生长,起到阻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家用智能电脉冲阻垢器。
背景技术
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天然水一般都含有杂质,钙和镁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成分,也就是它们使水质变硬。水中含钙、镁等矿物质成分越多,水的硬度越大。硬水是含有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如一些井水,泉水。在硬水中,钙盐和镁盐以碳酸氢盐、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的形式存在。
目前我们广大家庭用的自来水硬度普遍高,北方更胜于南方,一般来说水的硬度是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的总和。水的暂时硬度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的,这种水经过煮沸以后,水里所含的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就会分解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难溶于水的碳酸镁沉淀。这些沉淀物析出,水的硬度就可以降低,从而使硬度较高的水得到软化。水的永久硬度则是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引起的,永久硬度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软化,一般有加入碳酸盐的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热水壶、热水器、净水机、洗衣机等用水器具在家庭生活中已经由越来越普遍变成必不可少。但是,因为水垢这些器具的寿命也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家庭能用的软化水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离子交换法:采用钠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将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水垢的主要成分)置换出来,由于钠盐的溶解度很高,就避免了随温度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的情况,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标准方法。主要优点:效果稳定准确,工艺成熟,可以将硬度降至0。但是,当树脂吸收一定量的钙镁离子之后,就必须进行再生,再生过程就是用盐箱中较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盐水)通过树脂,把树脂上的硬度离子在置换出来,随再生废液排出罐外,就使失效的树脂重新恢复至钠型树脂,树脂又恢复了软化交换功能。这个方法软化的水,钠离子含量很高,在家庭生活中,最好不要食用,而且用于洗涤时会对衣物造成一定的腐蚀损伤,洗澡时也对皮肤有危害,也不能用于浇花等。否则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危害极大。而且树脂再生产生废液,同时,要保证软化过程的进行,需要保证持续给软化水设备加盐,所用的盐一定要是专用的大颗粒工业盐,而且要做到软化水设备用盐宁可多加一点,不要少加盐;这种机器一般被叫做钠离子交换器。
②纳米晶软水技术,即Template Asisted Crystallization(模块辅助结晶),纳米晶TAC软水技术利用纳米晶产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离的钙、镁、碳酸氢根离子打包成纳米级的晶体,从而阻止游离离子生成水垢。
上述两种方法都是通过给水中添加物质,会产生一些废水,而且不健康环保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使用便捷的家庭用电脉冲智能阻垢器,能够对家庭用水进行处理,使在流经阻垢器时水在阶跃变化电磁场伴随高频电磁场作用下,其内部各种离子及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影响固相物沉淀过程中晶核的形成以及沉淀颗粒的生长,从而起到阻垢的效果。可以使家庭用水处于无垢环境,延长家庭用水器具如:热水壶、热水器,马桶等的使用寿命,使家庭用水更加安全健康、高效清洁环保。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中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中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4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