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动罐耳安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3776.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2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许国斌;陈胜;王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B66F19/00 |
代理公司: | 34124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向青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轴 起重臂 支撑杆 滚动罐耳 前叉 本实用新型 铰接设置 移动小车 安装器 安全隐患 工作效率 竖直放置 第一端 可移动 可转动 上端 下端 垂直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滚动罐耳安装器,包括可移动的放置在轨道上的移动小车、支撑杆,支撑杆竖直放置,支撑杆的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支撑杆的上端铰接设置有起重臂,支撑杆与起重臂之间的铰接轴为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沿水平方向,且第一铰接轴位于起重臂的两端之间;起重臂的第一端铰接设置有用于提起滚动罐耳的前叉,起重臂与前叉之间的铰接轴为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垂直于第一铰接轴;前叉与第一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小于起重臂的第二端与第一铰接轴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此安装器安装滚动罐耳,安装较为方便,缩短了更换滚动罐耳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中滚动罐耳更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动罐耳安装器。
背景技术
煤矿矸石井中大多采用罐笼提升,罐笼在打运物料及升降人员运行时主要靠滚动罐耳起着罐笼导向、缓冲和稳定的作用。滚动罐耳在运行时罐道产生摩擦,由于运行速度很快且运行次数频繁,从而使滚动罐耳产生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进行更换。而每一个罐笼约有12个滚动罐耳,两个罐笼供24个。加上矸石井的就达到48个滚动罐耳。维护量很大,而且常用滚动罐耳有两种,一种重约105公斤,另一种重85公斤,重量较大。目前更换主要靠检修人员站在搭在井筒中间的跳板上,用肩挑的方式更换与安装。更主要的是滚动罐耳很重,在安装时很不安全,更换时间较长,并且更换时人员不能少于4人。而跳板空间很小,容易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滚动罐耳安装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动罐耳安装器,包括可移动的放置在轨道上的移动小车、支撑杆,支撑杆竖直放置,支撑杆的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支撑杆的上端铰接设置有起重臂,支撑杆与起重臂之间的铰接轴为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沿水平方向,且第一铰接轴位于起重臂的两端之间;
所述起重臂的第一端铰接设置有用于提起滚动罐耳的前叉,起重臂与前叉之间的铰接轴为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垂直于第一铰接轴;
所述前叉与第一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小于起重臂的第二端与第一铰接轴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滚动罐耳安装器在实际应用时,首先起重臂的第一端落下,将待安装的滚动罐耳固定在前叉上,随后操作人员将起重臂的第二端压下,利用杠杆原理将滚动罐耳抬起,随后控制移动小车移动至合适位置,调节起重臂的姿态,并实时调节前叉的姿态,使滚动罐耳底座与罐笼原有底座相重合,并将滚动罐耳安装在罐笼原有底座上,采用此安装器安装滚动罐耳,安装较为方便,不仅大大缩短了更换滚动罐耳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主要的是检修人员不用站在跳板上用肩挑方式安装滚动罐耳,从而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了安全隐患。
优化的,所述移动小车包括工字型底座、滚轮、立柱,所述滚轮安装在底座上,滚轮放置在轨道上,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杆的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立柱上。移动小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优化的,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与此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支撑杆与立柱通过螺纹连接。采用螺纹将支撑杆与立柱连接,结构简单,转动灵活。
优化的,所述起重臂的第二端设置有镂空的三角形把手,把手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铰接轴。实际操作时,操作人员握住把手,进而控制起重臂摆动的姿态,操作较为方便。
优化的,所述起重臂的第一端与前叉通过螺栓螺母铰接。螺栓螺母的安装方式较为简单,且连接可靠,便于调节松紧程度,进而确保前叉摆动灵活。
优化的,所述前叉包括前叉板、两个L形的挂钩,前叉板的第一端铰接在起重臂的第一端,两个L形的挂钩平行设置在前叉板的第二端,且L形的挂钩的钩头朝上。实际操作时,将滚动罐耳挂在L形的挂钩上,可防止其掉落。
优化的,第二铰接轴垂直于起重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3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匀受力的导轨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安全座椅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