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热解气化制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2504.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7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武超;肖芳;张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 第三换热器 软水储罐 依次串接 预热循环 回水罐 输送泵 预热器 生物质热解气化 螺旋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 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气化反应器 热解反应器 生物质热解 生物质制氢 除焦设备 工艺结构 气化燃气 气化设备 热解设备 生物质仓 氧气储罐 余热利用 制氢系统 焦油 换热器 热解气 输出管 预热 给料 气化 腐蚀 | ||
一种生物质制氢技术领域的生物质热解气化制氢系统,包括生物质仓、生物质预热器、螺旋输送装置、热解反应器、气化反应器、换热器、软水储罐、输送泵、氧气储罐、回水罐、预热循环管,生物质预热器、回水罐、软水储罐、输送泵、第三换热器通过预热循环管依次串接在一起,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依次串接在气化燃气输出管上。系统分为四个部分:生物质预热给料、生物质热解、热解气气化和气化气余热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工艺结构简单;采用特殊结构的热解设备和气化设备提高了生物质的利用率,不需要采用专用除焦设备,即可有效的减少了焦油的产生,避免了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制氢技术领域的热解气化系统,特别是一种可以减少焦油产生的生物质热解气化制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对能源的消耗日益剧增。目前,化石燃料依然主导着能源市场,约占全球能源消耗的87%。但由于化石燃料储量有限,同时,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CO2,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所有的可替代能源中,氢能是地球上最清洁的能源,其燃烧产物是水,可以真正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其次,氢的燃烧热值高达142.3MJ/Kg,为同质量汽油燃烧热值的3倍。因此,氢作为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目前工业上的制氢方法主要有电解水法、甲醇蒸汽重整法、重油及天然气水蒸汽催化转化法等。电解水法消耗大量的电能,制氢成本高。甲醇蒸汽重整是目前最经济的制氢方法,但在制氢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不具有可再生性,并且产生大量的CO2,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随着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同时氢气的使用也将迅速增加,开发高效的制氢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制氢系统,不但解决了传统生物质化学制氢效率低、合成气中氢气含量低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生物质化学制氢耗能大、系统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生物质仓、生物质预热器、螺旋输送装置、热解反应器、气化反应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软水储罐、输送泵、氧气储罐、回水罐、预热循环管、出料管、输送管、气化燃气输出管、给水管、蒸汽管、第一输氧管、第二输氧管、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过滤挡板布置热解反应器中,过滤挡板前端为第一热解室,过滤挡板后端为第二热解室,过滤挡板的下端通过排灰口与残炭缓存罐相连接;燃气进口、氧气进口、水蒸气进口布置在热解反应器的上端,催化过滤炭层布置在热解反应器的中间部位,导流装置斜着布置在催化过滤炭层和热解反应器内壁面之间,燃气出口布置在热解反应器的下端;生物质预热器、回水罐、软水储罐、输送泵、第三换热器通过预热循环管依次串接在一起;出料管的一端与生物质仓的出料口相连接,出料管的另一端与生物质预热器的入料口相连接;输送管的一端与生物质预热器的出料口相连接,输送管的另一端螺旋输送装置的入料口相连接,螺旋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热解反应器的第一热解室入料口相连接,热解反应器的第二热解室燃气出口与气化反应器的燃气进口相连接;气化燃气输出管的入口与气化反应器的燃气出口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依次串接在气化燃气输出管上;给水管的一端与第三换热器、输送泵之间的预热循环管相连接,给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接;蒸汽管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气口相连接,蒸汽管的另一端与气化反应器的水蒸气进口相连接;第一输氧管的一端与氧气储罐相连接,第一输氧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氧气入口相连接;第二输氧管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氧气出口相连接,第二输氧管的另一端与气化反应器的氧气进口相连接;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分别布置在给水管、第一输氧管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生物质预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均为管式换热器。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挡板为金属纤维毡材料,所述催化过滤炭层为镍基整体性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2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石湿法乙炔闭式阻垢冷却系统
- 下一篇:生物质制氢高效脱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