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泵轴承腔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1943.8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吕见江;尹红庆;赵兴英;张永祥;何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F04D29/58;F04D29/06 |
代理公司: | 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过流孔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排气口 轴承盖 腔室 配合连接 上轴瓦 下轴瓦 轴承体 泵轴 本实用新型 离心泵轴承 腔室结构 室内热量 外界连通 整体隔板 轴承部件 铸造零件 左右两侧 放气塞 合围 清砂 竖直 连通 环绕 铸造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泵轴承腔室结构,包括轴承盖、轴承体、上轴瓦、下轴瓦和泵轴,在轴承盖和轴承体上分别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上轴瓦配合连接,第二隔板与下轴瓦配合连接,从而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合围形成的整体隔板的左右两侧形成环绕泵轴的左右两腔室,左右两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流孔,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过流孔,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任意一腔室的正上方的轴承盖上径向竖直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将对应腔室与外界连通,在排气口上安装有放气塞。该结构有利于轴承部件腔室内热量排放,避免铸造缺陷的产生并有利于铸造零件后期清砂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泵轴承腔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具有双甩油环的离心泵滑动轴承具有两个腔室,该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如图1所述,在轴承盖1和轴承体3上分别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轴瓦4与第一隔板连接,下轴瓦5与第二隔板连接,然后与泵轴2一起以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开,位于左边的腔室为第一腔室7,位于右边的第二腔室8,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对应的轴承盖1正上方各设有一排气装置。离心泵在工作状态时,甩油环6的下端浸没在位于轴承体3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润滑油中,通过泵轴2旋转带动甩油环转动将润滑油带起,对泵轴以及通过泵轴对轴承等零部件进行润滑,随着油温的升高,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会产生大量带有热量的气体,但是由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方设置的排气口小,同时受到轴承盖1上方的安装空间的限制,排气装置小,排气能力不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使得腔室内温度升高,润滑油温度升高,影响润滑效果,极易引起温度过高报警,长此以往,直接影响滑动轴承使用寿命。
此外,轴承盖和轴承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隔板,隔板的厚度比较大,在铸造过程中,会出现先后凝固、凝固不同时的现象,从而易出现铸造缺陷,同时在铸造后期需要清砂时,因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空间狭小,不利于清砂操作的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轴承部件腔室内热气的排放,避免铸造缺陷的产生并利于清砂的离心泵轴承腔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离心泵轴承腔室结构,包括轴承盖、轴承体、上轴瓦、下轴瓦和泵轴,在轴承盖和轴承体上分别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上轴瓦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与下轴瓦配合连接,从而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合围形成的整体隔板的左右两侧形成环绕泵轴的左右两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为第一腔室,另一个腔室为第二腔室;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流孔,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过流孔,所述第一过流孔将位于泵轴轴向中心线上方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过流孔将泵轴轴向中心线下方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任意一腔室的正上方的轴承盖上径向竖直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将对应腔室与外界连通,在排气口上安装有放气塞,用于排放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流孔的横截面和纵截面均为弧形,且横截面和纵截面的弧形弧顶均背向泵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流孔有三个且,其中一个第二过流孔的任一位置的横截面几何中心位于泵轴竖直方向的直径方向上并构成中间第二过流孔,另两个第二过流孔对称分布于中间第二过流孔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流孔的横截面和纵截面均为弧形,且横截面和纵截面的弧形弧顶均背向泵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轴承盖和轴承体上的隔板上设有过流孔,从而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起来,并与外界连接,从而保证两个腔室均处于大气压下,保证了气体流动,有利于热传导和热气的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1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水泵电动机推力轴承
- 下一篇:一种超薄风扇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