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适应性成套电脱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1796.4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0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致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2/02 | 分类号: | C10G32/02;C10G33/02;B08B9/087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应性 成套 脱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脱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强适应性成套电脱盐装置,包括脱盐罐本体、原油进口、油出口、排水口、水平管和分配器,脱盐罐本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座,脱盐罐本体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原油进口,脱盐罐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油出口,脱盐罐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原油进口的两侧开设有排水口;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脱盐罐本体表面开设矩形通孔,并在矩形通孔内铰接封盖,若脱盐罐本体内部发生故障,将封盖外围的螺栓拧开,打开封盖,方便进行维修;通过在脱盐罐本体内部底端设置主动齿轮,使其啮合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水平杆转动,刮板与脱盐罐本体的内壁始终接触,便于将堆积的杂质刮下,从排水口一同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脱盐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强适应性成套电脱盐装置。
背景技术
强适应性成套电脱盐技术,脱盐设备的设计方案是由三部分构成:智能响应型原油脱盐电源、变压器和脱盐罐。现有的脱盐罐罐体为一体式的密封结构,对于罐体内的装置进行维修检验时非常不方便,其次重油在进行脱盐脱水后罐体内会有杂质一起脱出,沉积在罐体的底部,当杂质沉积到一定高度时,使得脱出的水液面上升。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强适应性成套电脱盐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强适应性成套电脱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强适应性成套电脱盐装置,包括脱盐罐本体、原油进口、油出口、排水口、水平管和分配器,所述脱盐罐本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座,脱盐罐本体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原油进口,脱盐罐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油出口,所述脱盐罐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原油进口的两侧开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位于原油进口和支座之间,所述脱盐罐本体的外表面靠上端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外表面上端通过合页铰接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下端与矩形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原油进口穿过脱盐罐本体的内壁通向内部,且原油进口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原油进口的上端设置有水平管,且原油进口的上端与水平管的中部固定连接,原油进口与水平管连通,所述水平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分配器,所述脱盐罐本体的内部靠下端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上表面靠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水平杆,水平杆的下表面垂直连接有复数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刮板,相邻两组所述刮板之间设置有铰链,且铰链的两端与两组刮板的外表面铰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矩形通孔的竖直内壁和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的厚度小于矩形通孔的深度,封盖的外表面对应挡板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挡板位于凹槽的内部,且挡板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外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复数组螺纹孔,封盖的外表面对应螺纹孔的位置开设有相同的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接有螺栓,封盖通过螺栓与矩形通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盐罐本体的下端内壁对应主动齿轮的位置开设有圆槽,且圆槽内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圆槽的内部靠上端设置有防水罩,且电机的输出端穿过防水罩通向上方。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中心轴的外表面位于主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套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直径小于主动齿轮的外径,且限位环与主动齿轮的外表面接触,原油进口的外表面位于从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套设有限位环,且从动齿轮的外表面与限位环接触。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在水平杆的下表面呈均匀线性排列,导向柱为压缩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脱盐罐本体表面开设矩形通孔,并在矩形通孔内铰接封盖,若脱盐罐本体内部发生故障,将封盖外围的螺栓拧开,打开封盖,方便进行维修;
2.通过在脱盐罐本体内部底端设置主动齿轮,使其啮合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水平杆转动,刮板与脱盐罐本体的内壁始终接触,便于将堆积的杂质刮下,从排水口一同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致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致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1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涂覆金属板密封垫
- 下一篇:一种圆饼形智能音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