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抑草防护树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0251.1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2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李刚波;张婷;杨峰;樊继德;陆信娟;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卓小彬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抑草防护树桶,树桶,其至少由两部分拼接围成的空心圆柱体结构,用于围护树干;抑草膜,放置于树桶的底部,其中心设有套口,且延套口设有放射状排列的若干条切口,仅有一条切口延长至所述抑草膜边缘;遮光盖,用于盖在所述树桶上,其中心设有树杆口,且延树杆口设有放射状排列的若干条切口,仅有一条切口延长至所述树杆口边缘。本实用新型优点:使用时间长,可有效避免树盘内生草,防止主干生根及刈草时对主干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园中果树树干保护及形成树盘的装置,具体涉及抑草防护树桶,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果园地面管理逐渐趋向于地面覆盖和生草两种方式,随着管理方式的推广,缺点也逐渐显现,其中覆盖物包括植物残体,园艺地布、黑色地膜及砾石等物质。要达到防草效果,植物残体覆盖厚度需要达到25-30cm,且要保留树盘,树盘内仍需要定期清除杂草,如果不保留树盘,覆盖物直接接触主干,则会使主干上形成气生根,逐渐失去嫁接砧木所具有的优势;园艺地布覆盖则会出现园艺地布表层沉积土壤而生草的状况,仍需清理杂草;黑色覆膜覆盖则存在持续时间较短。果园生草,一般草的生长高度也在30-40cm,草丛内湿度较大,则同样会出现此问题,并且还存在刈草机损伤树干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抑草防护树桶,其特征在于:
树桶,其至少由两部分拼接围成的空心圆柱体结构,用于围护树干;
抑草膜,放置于树桶的底部,其中心设有套口,且延套口设有放射状排列的若干条切口,仅有一条切口延长至所述抑草膜边缘;
遮光盖,用于盖在所述树桶上,其中心设有树杆口,且延树杆口设有放射状排列的若干条切口,仅有一条切口延长至所述树杆口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抑草防护树桶的优化方案:所述树桶由两部分首尾端通过卡锁结构固定拼接而成的空心圆柱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抑草防护树桶的优化方案:所述卡锁结构,包括安装在树桶其中一部分首端的T型条块,安装在树桶另一部分尾端的固定环,以及插条;
所述T型条块上设有与固定环位置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插条插入固定环通过通孔,实现所述T型条块与固定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抑草防护树桶的优化方案:所述抑草膜面积大于树桶底部面积。
本实用新型优点:使用时间长,可有效避免树盘内生草,防止主干生根及刈草时对主干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树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抑草膜结构示意图;
图4是遮光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卡锁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插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树桶;11-T型条块;12-固定环;13-插条;20-抑草膜;21-套口;30-遮光盖;31-树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0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