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抢修用抱箍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9937.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皓;陈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苏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2 | 分类号: | F16L55/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抢修 用抱箍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抢修用抱箍组件,包括上抱箍、橡胶环、下抱箍和卡接机构,所述上抱箍通过所述橡胶环转动连接在所述下抱箍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接机构,当抢修管道漏点时,若是需要对管道进行密封,使用者可先将上抱箍与下抱箍大致卡接在管道外部,随后将上抱箍与下抱箍向管道内部夹紧,大致夹紧后,使用者可通过按压螺纹轴,螺纹轴能通过弹簧卡环的形变,带动螺纹筒和卡接板贯穿固定槽内部的横槽,随后转动螺纹轴,直至将卡接板内部的限位板卡接在固定槽内部的竖槽内部,此时若是上抱箍与下抱箍闭合不紧密,使用者可通过转动螺纹轴,从而能缩减螺纹轴和螺纹筒之间距离,完成对上抱箍与下抱箍更加紧密的卡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抢修用抱箍组件。
背景技术
管道在地下主要负责输送各种液体,从而方便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但是当管道长时间使用后,管壁上可能会出现各种漏点,导致管道输送的液体泄漏,造成经济的损失或环境的污染,现有的管道抢修,大多数都是直接将管道进行更换,这种方式抢修效率低,且耽误运输液体时间长,造成极大的不便,所以急需一种管道抢修用抱箍组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抢修用抱箍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抢修用抱箍组件,包括上抱箍、橡胶环、下抱箍和卡接机构,
所述上抱箍通过所述橡胶环与所述下抱箍的上端面进行密封连接,其中,所述上抱箍包括上抱箍壳体、第一外密封垫、连接板、卡环槽、卡槽、凸起和第一内置密封圈,所述上抱箍壳体的侧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连接板,且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的凸起,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中心处对称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卡槽,且位于所述卡槽的外端面开设有用于限位的卡环槽,所述上抱箍壳体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外密封垫,且位于所述上抱箍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内置密封圈,第一外密封垫和第一内置密封圈通过内部和外部双重密封配合,能有效提高上抱箍的外部密封性能,提高了修复漏点的效率,凸起能与下抱箍内部的凸起槽适配,当上抱箍与下抱箍完全闭合时,凸起与凸起槽完全卡合,能形成密封带,进而提高了密封性能,卡环槽能方便后续对卡接机构进行快捷的定位和连接,提高了组装的便捷性,
所述下抱箍用于支撑和卡接,且所述下抱箍通过所述卡接机构弹性卡接在所述下抱箍壳体的底部,其中,所述下抱箍包括下抱箍板、第二外密封垫、固定槽、凸起槽、下抱箍壳体和第二内置密封圈,所述下抱箍壳体的侧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下抱箍板,且位于所述下抱箍板的外端面中心处对称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槽,其中,所述下抱箍板的底端面开设有用于密封的凸起槽,所述下抱箍壳体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的第二外密封垫,且位于所述下抱箍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的第二内置密封圈,第二外密封垫和第二内置密封圈,能通过内部和外部双重密封配合,能有效提高下抱箍的外部密封性能,从而提高后续密封效率,固定槽能方便对卡接机构进行弹性卡接,提高了后续上抱箍与下抱箍连接的便捷性,
所述卡接机构共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卡接机构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抱箍的侧端面,能有效提高上抱箍与下抱箍连接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螺纹轴、弹簧卡环、螺纹筒和卡接板,所述螺纹轴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弹性支撑的弹簧卡环,且所述螺纹轴的底端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卡接的螺纹筒,其中,位于所述螺纹筒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的卡接板,当抢修管道漏点时,若是需要对管道进行密封,使用者可先将上抱箍与下抱箍大致卡接在管道外部,随后将上抱箍与下抱箍向管道内部夹紧,大致夹紧后,使用者可通过按压螺纹轴,螺纹轴能通过弹簧卡环的形变,带动螺纹筒和卡接板贯穿固定槽内部的横槽,随后转动螺纹轴,直至将卡接板内部的限位板卡接在固定槽内部的竖槽内部,此时若是上抱箍与下抱箍闭合不紧密,使用者可通过转动螺纹轴,从而能缩减螺纹轴和螺纹筒之间距离,完成对上抱箍与下抱箍更加紧密的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苏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苏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9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电加热及燃气加热的两用型矿砂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智能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