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8568.1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3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谊涛;贺祖前;韩雄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鸿业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版 印刷机 倒色组 自动 装置 | ||
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包括墨盒、辅助支撑板、滚轮组件、油墨软管和挂钩组件;滚轮组件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油墨软管呈牙膏管状,油墨软管的开口端与挂钩组件连接,油墨软管的尾端位于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油墨软管的尾端或中部放置在辅助支撑板上;墨盒位于油墨软管的下方,且墨盒的墨槽位于挂钩组件以及油墨软管的开口端的下方;辅助支撑板和挂钩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还设置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油墨软管的油墨挤出速度和油墨挤出量,避免油墨飞溅污染机台,以及操作人员的外衣或皮肤,保证油墨全部流入墨槽中,改善油墨添加的工作环境,整个过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节省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源文件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主要红、黄、蓝、黑、四种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制品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工艺技术。
印刷工序是所有印刷品的必经环节,生产过程中四色油墨需被添加至印刷机色组墨槽中供使用,正立色组墨槽是位于色组顶端,而倒色组墨槽靠近色组底部,手动添加油墨既不易把控量,又浪费时间,特别是倒色组油墨添加过程极易导致残留飞溅,除浪费油墨外,还影响机台的清洁及操作者的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控制油墨软管的油墨挤出速度和油墨挤出量,避免油墨飞溅污染机台,以及操作人员的外衣或皮肤,并保证油墨全部流入墨槽中,改善油墨添加的工作环境,整个过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节省劳动力。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包括墨盒、辅助支撑板、滚轮组件、油墨软管和挂钩组件;其中,滚轮组件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油墨软管呈牙膏管状,油墨软管的开口端与挂钩组件连接,油墨软管的尾端位于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油墨软管的尾端或中部放置在辅助支撑板上;墨盒位于油墨软管的下方,且墨盒的墨槽位于挂钩组件以及油墨软管的开口端的下方;辅助支撑板和挂钩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滚轮组件转动和沿水平方向移动的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
优选的,墨盒靠近滚轮组件的一端设置为A端,另一端设置为B端;油墨软管的开口端位于靠近墨盒A端的一侧上方。
优选的,辅助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油墨软管尾端或中部的连接件。
优选的,辅助支撑板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油墨软管的条形槽,条形槽的宽度与油墨软管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挂钩组件为可收缩的弹性环,弹性环套设在油墨软管的开口端的外周。
优选的,弹性环为橡皮筋环。
优选的,油墨软管的开口端设置为弯曲状,其开口竖直向下并朝向墨盒的墨槽的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中,伺服电机控制滚轮组件转动的同时向油墨软管的开口端移动,从而对油墨软管进行挤压,使得膏状油墨从油墨软管的开口端挤出,并落入墨盒中;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动作,进一步控制油墨软管的油墨挤出速度和油墨挤出量,整个过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节省劳动力。同时,在油墨软管挤出油墨的过程中,滚轮组件对油墨软管缓慢挤压,从而避免油墨飞溅污染机台,以及操作人员的外衣或皮肤,并保证油墨全部流入墨槽中,改善油墨添加的工作环境。其中,滚轮组件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当上滚轮对油墨软管、辅助支撑板进行挤压时,油墨软管、辅助支撑板发生形变,而此时下滚轮能够向油墨软管、辅助支撑板提供支撑力,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提高油墨挤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鸿业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鸿业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8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栗开口机
- 下一篇:一种快速出样侧翻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