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压自动切换的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7893.6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均;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洁康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44215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管 半桥 全桥转换模块 桥臂 负载模块 本实用新型 公共连接端 第一开关 驱动模块 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输入电压 转换电路 状态转换 自动切换 双电压 全桥 兼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压自动切换的转换电路,包括识别模块、PWM控制模块以及半桥和全桥转换模块;所述半桥和全桥转换模块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桥臂包括第二驱动模块、第三开关管以及第四开关管;还包括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连接于第一开关管与第二开关管的公共连接端以及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的公共连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识别模块、PWM控制模块、半桥和全桥转换模块以及负载模块,能够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从而半桥和全桥转换模块自动在半桥状态以及全桥状态转换,从而同时兼容220V以及110V电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压自动切换的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不同地区的电压有所不同,主要是110V与220V、230V为主。而大部分产品不能在110V与220V电压之间切换。这给制造商与使用者带来了许多不便。电源方面开关电源已经实现80V-260V宽电压使用,但很多产品负载如超声波驱动是直接用110V或220V供电,无法使用开关电源。因此,需要一种可直接实现110V与220V负载转换的电路以满足用户的设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电压自动切换的转换电路,能够同时兼容110V的输入电压以及220V的输入电压,实现不同电网电压使用的通用性,让产品能在不同输入电压状况下正常使用,提高其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电压自动切换的转换电路,包括识别模块、PWM控制模块以及半桥和全桥转换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电网输入电压并根据电网输入电压驱动PWM控制模块工作;
所述半桥和全桥转换模块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桥臂包括第二驱动模块、第三开关管以及第四开关管;
所述PWM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识别模块分别向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发送脉冲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根据脉冲信号驱动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工作;所述第二驱动模块根据脉冲信号驱动第三开关管以及第四开关管工作;
所述双电压自动切换的转换电路还包括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连接于第一开关管与第二开关管的公共连接端以及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的公共连接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以及第四开关管分别为MOS管Q1、MOS管Q1A、MOS管Q2以及MOS管Q2A;所述MOS管Q1的栅极以及MOS管Q1A的栅极均与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以及MOS管Q2A的栅极均与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MOS管Q1A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MOS管Q2A的漏极连接;所述负载模块设于MOS管Q1的源极与MOS管Q2的源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MOS管Q2的漏极均与电网连接;所述MOS管Q1A的源极与MOS管Q2A的源极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载模块包括变压器T1以及电容C14;所述变压器T1的一端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4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OS管Q1、MOS管Q1A、MOS管Q2以及MOS管Q2A均设有寄生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识别模块以及PWM控制模块集成为单片机芯片U3;电网通过电阻R2与单片机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洁康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洁康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7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