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油底壳氩弧焊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35636.9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9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陆丹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立强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47;B23K9/32;B23K9/16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郑哲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油底壳氩弧 焊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油底壳氩弧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的底座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底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油底壳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一侧,油底壳螺母焊接时,油底壳能随工作台转动。采用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并能减小工作体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油底壳氩弧焊工装。
背景技术
氩弧焊是通过高频电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态形成熔池使被焊金属和焊材达到冶金接合的焊接方法。现有技术的油底壳螺母采用氩弧焊进行焊接时,螺母直接插入油底壳的螺母安装孔,在焊接过程中,工人不能绕螺母圆周一次焊接到位,需要人工不断调整油底壳方向,往往需要绕螺母分2至3次进行焊接,这就会容易出现焊缝衔接不到位的情况,造成使用过程中泄露的现象,而且,焊接过程中,工人不断调整油底壳位置及焊枪角度,不仅生产效率低,对工人体力耗费也非常大。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油底壳氩弧焊工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方便省力并能提高焊接质量的改进型油底壳氩弧焊工装。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油底壳氩弧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的底座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底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油底壳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一侧,油底壳螺母焊接时,油底壳能随所述底座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与底座通过轴承组件连接。轴承组件是一种常见的转动连接件,结构简单,成本节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支承块,所述支承块上设有固定孔,油底壳上开设有螺母安装孔,焊接时所述支承块支承在油底壳上方侧壁内侧,且螺母安装孔与固定孔相对。焊接时螺母置于螺母安装孔,螺栓穿过螺母插入固定孔中,这样螺母焊接时,油底壳螺母安装孔位置固定不会偏移晃动,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的中心位于所述轴承组件的转动轴线上。这样焊接过程中转动工作台,螺母相对转动轴线的位置相对不便,不必调整焊枪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油底壳开口端设有翻边,翻边上设有装配孔,焊接时所述定位柱套设在所述装配孔中。在固定板上设置定位柱,可以避免油底壳放置歪斜,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夹具,焊接时油底壳的翻边夹持在夹具与固定板之间。这样可以避免焊接时油底壳晃动而影响焊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下部设置有支撑片,焊接时支撑片支撑在油底壳下方侧壁外侧。设置支撑片,可以避免油底壳焊接时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底座转动设置转动在工作台上,在焊接过程中,工人通过旋转底座可以使油底壳进行旋转,工人便可以一次到位完成焊接,避免出现焊缝断裂,提高焊接质量,而且工人不必不断调整油底壳的位置,节省体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支承块、定位柱、夹具、支撑片多种定位固定结构,可以避免油底壳在焊接过程中晃动和歪斜,影响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作台与底座通过轴承组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及螺母、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油底壳固定在氩弧焊工装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立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立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5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浸转化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恒温磁力搅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