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电容器组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5221.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4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仁;王本富;赵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正泰电容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秦***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式空芯电抗器 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 支柱绝缘子 电容器组 固定架 接线 氧化锌避雷器 并联电容器 常规电容器 电抗器线圈 整体稳定性 补偿容量 补偿装置 分层布置 进线电缆 落地安装 随意组合 叠装式 集成式 雷击 高压线 侧装 分接 两组 母排 匹配 节约 清晰 土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容器组补偿装置,包括高压线进线电缆、干式空芯电抗器和固定架;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工作时,通过支柱绝缘子侧装分层布置,方便母排的连接与固定,拉开支柱绝缘子间的间距,以方便上下两组并联电容器和干式空芯电抗器的接线,固定架落地安装,提高了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一台干式空芯电抗器分接不同的电抗器线圈与电容器匹配实现不同的补偿容量,氧化锌避雷器降低了雷击风险,通过将相同容量的电容器组组合使用,以及容量不等的电容器组随意组合,使用叠装式的布局,使得接线清晰,原理简单,在功能和性能满足常规电容器组的基础上实现了土地的节约和材料的节省,经济效益凸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集成式电容器组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的增加,必然要求电网系统利用率提高。对广大供电企业来说,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关系到节约电能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就成了提高电力质量的关键;电容器在原理上相当于产生容性无功电流的发电机,其无功补偿的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和感性功率负荷并联在同一线路上,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转换。这样,电网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负荷降低,从而输出有功能力增加,即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损耗就会降低。同其他补偿方式比较起来,电容器是减轻变压器、供电系统和工业配电负荷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因此,电容器补偿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认可。当前,采用电容器组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已经非常普遍。
目前,现有的常规的电容器组占地面积较大,支架材料和元器件耗费较多,生产成本偏高,随着城市发展,土地紧张,更加集约型的电容器组设计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电容器组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容器组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式电容器组补偿装置,包括高压线进线电缆、干式空芯电抗器和固定架,所述隔离开关构架下端通过水泥底座固定于地表,所述隔离开关构架上端设置有若干高压线隔离开关,所述高压线隔离开关左端均通过铜排连接有高压线进线电缆,所述高压线隔离开关上部通过缆线连接有若干干式空芯电抗器,所述固定架内部下侧设置有干式放电线圈,所述固定架左端上侧设置有若干高压隔离开关,所述固定架中部设置有若干组并联电容器,所述固定架上部设置有支柱绝缘子,所述固定架右侧连接有母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压线隔离开关的个数至少为四个,所述高压线隔离开关在隔离开关构架上端呈线性等距离排列,所述隔离开关构架左端设置有开关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式空芯电抗器下端均设置有若干绝缘子支撑腿,所述绝缘子支撑腿下端均通过水泥底座固定于地表,所述干式空芯电抗器的个数至少为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下部左侧设置有氧化锌避雷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压隔离开关左部通过线缆连接干式空芯电抗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母线下端连接干式放电线圈,所述母线中部连接并联电容器,所述母线上端连接高压隔离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正泰电容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正泰电容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5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