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降低烟气的煤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4853.6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翔宇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4C15/00;F23D14/0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350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降低 烟气 煤气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降低烟气的煤气灶,包括煤气灶外壳、电机、导向槽、煤气灶头、支撑板、支撑框架、挡板、空气输入管、煤气输入管、导向块、螺纹杆、分流盘、分流孔、叶轮、转轴和气体混合室。在电机的作用下会驱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导向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卡合在支撑框架内部的挡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此来达到了将煤气灶头进行保护以及防尘的目的,且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在空气与煤气混合处增加了气体混合室,煤气由煤气输入管进入分流盘后会在其表面上的分流孔的作用下喷射至气体混合室内部,同时叶轮会在其作用力下进行转动,以此来将进气气体混合室内部的空气与煤气进行充分的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烟气的煤气灶,具体是一种便于降低烟气的煤气灶,属于煤气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气灶是通过向设在灶体及上盖之间的间隙供应自然空气的方法,来补充燃烧时的空气的不足,进而促进燃烧,减少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生成;灶体为环形,在内上周面设有混合气体喷射口;混合管的一端连接灶体的一侧,另一端设有空气调节口,空气调节口中间是煤气输入管;在灶体下中间的空气箱上设有向上喷射由鼓风机吹出空气的多个空气喷射口;通过电机吹送空气的鼓风机与第一空气箱是由输入管相连接;在灶体的上方盖着上盖,中间是火焰喷射区域,火焰经过火焰喷射区域向上喷出;在灶体的上方,顺着圆周设有至少三个以上的凸座;在凸座上放置上盖;再通过上盖与凸座之间生成的间隙供应自然空气。
在现有技术中,煤气灶在使用的过程中煤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样不仅会污染环境,浪费了能源,还对使用者存在着安全隐患,且目前的煤气灶的灶头一般无任何的保护装置,长期使用会导致空气中的灰尘在其表面上累积,还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导致其损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降低烟气的煤气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降低烟气的煤气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降低烟气的煤气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支撑框架、煤气灶头、电机驱动结构、煤气灶外壳和气体混合结构;
所述煤气灶头镶嵌在所述煤气灶外壳的上表面,所述煤气灶外壳的上表面开有开口,开口边缘固接有所述支撑框架,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固接有所述支撑板;
所述电机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导向槽和挡板,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侧板上,所述挡板的两侧侧面均固接有导向块,且所述导向块卡合在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所述电机固接在所述煤气灶外壳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同时贯穿所述支撑框架的侧面与所述导向块的侧面,且所述螺纹杆与一个所述导向块螺纹啮合连接;
所述气体混合结构包括空气输入管、煤气输入管、转轴和气体混合室,所述空气输入管与所述煤气输入管均贯穿所述煤气灶一侧侧面,所述空气输入管的一端与所述气体混合室一侧固接,所述空气输入管固接有分流盘,且所述分流盘固接在所述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侧面;所述分流盘的表面开有分流孔,且所述分流盘、所述空气输入管均与所述气体混合室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气体混合室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气体混合室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气体混合室的一端与所述煤气灶头相互连通;
通过所述电机、所述螺纹杆和所述挡板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的同时由于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导向块螺纹连接,此时所述螺纹杆会带动所述挡板顺着所述导向槽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此来达到了所述煤气灶头防尘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数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目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矩形结构,且其尺寸与所述支撑框架内部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分流盘为柱状结构,且其一侧侧面环形分布有多个所述分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翔宇,未经谢翔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4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