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34496.3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4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雯君;徐晓东;杨巧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利化学(张家港)有限公司;贝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马刚强 |
| 地址: | 21561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尾气 智能 吸收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包括废气吸收池,所述废气吸收池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废气吸收池内装有碱液,所述智能吸收系统包括总控单元和碱液浓度控制装置,所述废气吸收池的进气口管道上设置气体流量计和入口气体检测器;所述气体流量计和入口气体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总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总控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碱液浓度控制装置。本申请可实现含硫废气吸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解决目前含硫废气吸收不够充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年产值逐年增加,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最重大的当属环境污染问题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增加了许多,国家也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线,所以近年来在环境治理上下足了功夫。
工业生产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工业废气含有大量的含硫气体,所以对含硫气体的治理非常关键。对于含硫气体的治理一般是通过将废气引入吸收池,在吸收池内设置吸收物质来吸收含硫气体,然后再排出到大气中。
但是目前用于含硫气体的吸收系统在工作时,吸收池中的吸收物质浓度一般都是固定设置好的,如果废气中含硫气体的浓度或者废气流量发生变化,吸收池中的吸收物质浓度就难以充分吸收含硫气体,造成处理后的废气不合格,影响周围环境,时间久了就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含硫气体充分吸收,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包括废气吸收池,所述废气吸收池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废气吸收池内装有碱液,本申请通过碱液来吸收含硫气体,本申请所述废气吸收池的进气口管道上设置气体流量计和入口气体检测器,气体流量计可以实时监测含硫废气的流量,入口气体检测器可以实时监测含硫废气的浓度。
本申请的智能吸收系统还包括总控单元和碱液浓度控制装置,而且所述气体流量计和入口气体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总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总控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碱液浓度控制装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总控单元可以根据气体流量计和入口气体检测器的输入信号,控制碱液浓度控制装置来调整废气吸收池中的碱液浓度,保证废气吸收池能最大程度地吸收含硫气体,减少污染。
作为较优化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在所述废气吸收池的排气口管道上设置出口气体检测器,所述出口气体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总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出口气体检测器可以检测处理后的含硫气体浓度,从而检测排出的气体是否符合规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所述总控单元具体为PLC。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所述废气吸收池的入口管道的废气入口处还设有引风机。设置引风机可以帮助废气引入管道。
进一步优化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所述废气吸收池的排气口管道上还设置有气体过滤器。通过设置气体过滤器,可以进一步过滤含硫废气,使排放的气体达到规定要求。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化工含硫尾气的智能吸收系统,所述碱液浓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储水罐和碱液储存罐,所述储水罐和碱液储存罐分别通过管道与废气吸收池连通,且储水罐和碱液储存罐对应的管道上均设电磁阀,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实可根据废气吸收池入口的废气的气体流量以及浓度来调整废气吸收池内的碱液浓度,从而增加含硫气体的吸收率,使得排放的气体含硫量达到规定要求,减少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利化学(张家港)有限公司;贝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未经贝利化学(张家港)有限公司;贝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4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轻质快速卷帘门
- 下一篇:一种数控镗削滚压机用定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