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效果好的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4375.9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6 | 分类号: | F23D14/26;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效果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效果好的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四周外壁上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加强筋,所述燃烧室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燃烧机,且燃烧机顶部外壁两侧均通过轴套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烧机靠近燃气管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稳压阀,且稳压阀呈圆形结构,所述燃烧室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呈F型结构的有机气体管。本实用新型提升了燃气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省燃气的效果,使得陶瓷能够更加充分的持续得到燃烧,提升了陶瓷燃烧的燃烧效率,能够很好的对燃烧室内部达到保温效果,从而提升了燃烧室的蓄热效果,使得陶瓷在燃烧室内部能够持续性的得到燃烧,提升了陶瓷燃烧固化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效果好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烧制定型生产出的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因为陶瓷良好的防水以及隔热性能,使得陶瓷成为人们制作器皿的优先选择,陶瓷器皿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是一次将大量的陶瓷胚胎放进陶瓷的烧制窑洞,因为陶瓷的烧制条件较为苛刻,同时为了降低成本,烧制陶器需要批量的烧制,这样虽然平均烧制成本较为低廉,但是在进行个体的陶瓷艺术品创作,以及陶瓷加工厂家在进行少量或者单个陶瓷试制时,花费成本就会十分巨大。
同时在人们在陶瓷烧制时常常需要进行不同的陶瓷烧制工艺研究,这样就常常会一次试烧大量的陶瓷制品,这样的一旦烧制失败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采用传统的瓷窑烧制整体的消耗时间较长,不利于样品的快速完成。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蓄热效果好的燃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蓄热效果好的燃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效果好的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四周外壁上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加强筋,所述燃烧室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燃烧机,且燃烧机顶部外壁两侧均通过轴套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烧机靠近燃气管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稳压阀,且稳压阀呈圆形结构,所述燃烧室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呈F型结构的有机气体管,且有机气体管靠近燃烧室一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入口风门,所述燃烧室远离有机气体管的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废气出口,所述有机气体管靠近燃烧室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轴套固定安装有通气管道,且通气管道与燃烧室之间通过螺栓呈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室的正面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柜门。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的材质由外到内依次为钢板层、硅酸铝纤维块和硅酸铝纤维毯,且硅酸纤维块和硅酸纤维毯耐热度为1200℃。
进一步的,所述入口风门呈圆形结构,且入口风门的规格与有机气体管的规格相适配,所述入口风门的轴心处设置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风门格栅。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风组件,且导风组件呈矩形结构,所述燃烧室靠近导风组件上方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陶瓷蓄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风机,且风机轴心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扇叶。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蓄热层位于燃烧机与导风组件之间燃烧室的内部,且陶瓷蓄热层呈蜂窝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稳压阀,能够使得燃气管道内部的气压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燃烧机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稳定了燃烧效果,提升了燃气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省燃气的效果,使得陶瓷能够更加充分的持续得到燃烧,提升了陶瓷燃烧的燃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4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