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4270.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5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祁亚洲;陶闵参;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特思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11250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乐乐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折弯部 背光膜片 显示模组 板本体 触控显示组件 显示设备 紧固件 支撑 本实用新型 支撑部表面 固定牢固 紧密贴合 连接牢固 漏光现象 容置空间 无缝隙 延伸 贴合 背面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显示模组包括背板、背光膜片、中框、紧固件和触控显示组件;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组。此结构的显示模组,背板的第一折弯部与背板的板本体垂直并朝向板本体的背面延伸,L型框架的连接部与第一折弯部对应设置,连接部罩设在第一折弯部的外表面,二者紧密贴合无缝隙,通过紧固件将第一折弯部和连接部固定,使背板和中框固定牢固紧密,不会出现漏光现象。背板的第二折弯部朝向板本体正面延伸在板本体正面形成可供背光膜片放置的容置空间,中框的支撑部卡设在背光膜片的表面,将背光膜片固定在背板和支撑部之间;由于中框与背板之间连接牢固,中框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可以使触控显示组件贴合在支撑部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容屏触摸显示模组包括背板及中框,现有技术中的中框呈方形的框架结构,中框周向上间隔错开设有内挡板和卡接部;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为双折边结构;底板覆盖中框的中空位置,侧板与底板连接;卡接部上设有卡勾,双折边结构的外折边上设有卡槽。此种结构的显示设备壳体在安装时,将双折边结构的侧板向中框方向插入,使双折边结构的内侧与内挡板抵接,双折边结构的外侧与卡接部相抵接;再通过卡勾卡于卡槽中实现中框与背板的连接。
但是上述的显示模组通过抵接和卡接的方式连接背板和中框,连接不牢固,背板和中框之间容易固定不到位而使显示设备漏光,而且上述显示模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背板与中框连接不牢固、容易固定不到位而使显示设备漏光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包括
背板,包括板本体、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位于所述板本体的边沿并与所述板本体垂直;所述第一折弯部朝向所述板本体背面延伸,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折弯部朝向所述板本体正面延伸,以在所述板本体正面形成容置空间;
背光膜片,其设于所述板本体正面的容置空间内;
中框,呈L型框架,所述L型框架的两边分别为连接部和支撑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对应设置;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支撑部卡设于所述背光膜片表面;
紧固件,适于穿设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背板和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触控显示组件,其贴合于所述支撑部表面。
可选地,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显示组件包括互相贴合的电容屏和液晶屏。
可选地,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第二折弯部包括沿所述板本体的边沿内缩的定位段;所述背光膜片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段相配合的定位凹槽。
可选地,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背板为矩形背板。
可选地,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位于所述板本体的三个边沿上。
可选地,上述的显示模组,述背板为五金背板;所述中框为五金中框。
可选地,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板本体、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一体成型。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特思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特思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4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浮触控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公寓管理用问卷调查数据储存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