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维黄杨星D提取用旋转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3335.2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孙景刚;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科瑞斯药业(营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8 | 分类号: | B01D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孙建霞 |
地址: | 11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杨 提取 旋转 蒸发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维黄杨星D提取用旋转蒸发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侧壁上倾斜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套设有第一斜齿轮。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一连接套上的第二滚轮在第二连接套侧壁上的第二滚轮槽内滚动,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连接套上的第一滚轮可以在第一连接套侧壁上的第一滚轮槽内滚动,实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紧密的转动,通过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实现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处的两层密封,使得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处密封性更好,防止蒸发后溶媒泄漏,避免溶媒的浪费和对仪器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维黄杨星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维黄杨星D提取用旋转蒸发器。
背景技术
环维黄杨星D为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精制而成,在制取过程中通常采用旋转蒸发器提取维黄杨星D的结晶,现有现有的旋转蒸发器中旋转蒸发管与冷凝管之间的密封性不好,导致蒸发后溶媒很容易泄漏,一方面造成了溶媒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对仪器表面造成了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维黄杨星D提取用旋转蒸发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环维黄杨星D提取用旋转蒸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维黄杨星D提取用旋转蒸发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侧壁上倾斜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套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管转动连接在固定套内,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左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冷却回收机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蒸发机构,所述电动伸缩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套和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固定套接在第一连接管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套固定套接在第二连接管的左端,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一滚轮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滑动连接在第一滚轮槽内,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套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左侧壁上设置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二滚轮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滑动连接在第二滚轮槽内,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套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套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套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滚珠相匹配的滚珠槽。
优选的,所述冷却回收机构包括冷凝瓶,所述冷凝瓶内竖直设置有螺旋状的冷却管,所述冷凝瓶通过固定夹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上半部分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冷凝瓶的下端设置有回收瓶,所述冷凝瓶右侧与第一连接管的左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蒸发机构包括水浴锅,所述水浴锅的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水浴锅内装有适量的水溶液,所述水浴锅上设置有旋转蒸发瓶。
优选的,所述旋转蒸发瓶的左侧壁与第二连接管的右端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置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电动伸缩杆上,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科瑞斯药业(营口)有限公司,未经因科瑞斯药业(营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3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