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支撑高度自适应增效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1965.6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A47L13/50;A47L1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高度 自适应 增效 支架 | ||
1.一种双支撑高度自适应增效支架,包括主杆(1)和设置在主杆(1)上的副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一端可旋转设置有手柄(8),主杆(1)的另一端以及副架(6)远离主杆(1)的一端均转动设置有接触面板(3),所述副架(6)通过连接头(5)沿主杆(1)长度方向可活动设置,所述副架(6)包括第一副杆(61)和第二副杆(62),所述第一副杆(61)和第二副杆(62)的一端部相铰接、另一端均与接触面板(3)可滑动连接;所述手柄(8)通过连接件可旋转设置在主杆(1)端部,所述手柄(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81),主杆(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81)相配合使用的定位销(11),手柄(8)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孔(83),所述手柄(8)通过第二定位孔(83)垂直于主杆(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高度自适应增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杆(61)的横截面为凹型,所述第二副杆(6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二副杆(62)通过对定销(41)可容纳于所述第二副杆(62)的凹型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支撑高度自适应增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杆(61)和第二副杆(62)上设置有对定孔(4),第二副杆(62)通过对定孔(4)和对定销(41)固定于第二副杆(6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高度自适应增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第一副杆(61)、第二副杆(62)的端部均分别通过弹性夹(2)与接触面板(3)相接,所述接触面板(3)上还设置有供弹性夹(2)夹持的拉环(31),所述第一副杆(61)和第二副杆(62)通过弹性夹沿拉环(3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高度自适应增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上沿其杆长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各对定孔(4),所述连接头(5)上也设置有对定孔(4),所述副架通过对定孔(4)和对定销(41)可活动设置在主杆(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支撑高度自适应增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5)上的对定孔(4)设置有三个,连接头(5)的上端为半圆筒形,其中两对定孔(4)设置在半圆筒形处、且通过对定销(41)与主杆(1)相连,连接头(5)的下端为凹型结构,所述凹型结构上设置有一个对定孔(4)、且对定孔(4)的方向与主杆(1)杆长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副杆(61)和第二副杆(62)连接在凹型结构的凹槽(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高度自适应增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端部以及手柄(8)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孔(84),所述手柄(8)为圆筒状,且沿手柄(8)的轴向设置有开口(82),所述手柄(8)通过开口(82)和弹簧销与主杆(1)形成直柄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19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支撑增效省力支架
- 下一篇:一种环境治理用污水样本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