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31647.X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5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放;李杰银;薛德强;连建宇;孟洪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A61B5/055;E06B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桃园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 检查室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室,其包括屏蔽顶板、屏蔽底板、屏蔽侧板、软性屏蔽帘和升降装置;屏蔽顶板与屏蔽底板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屏蔽侧板竖直设置并导电连接在屏蔽顶板与屏蔽底板之间;升降装置安装在屏蔽顶板并与软性屏蔽帘连接以带动软性屏蔽帘上下运动;当软性屏蔽帘被放下时,其能够与屏蔽顶板、屏蔽底板和屏蔽侧板导电连接以构成一个封闭的电磁屏蔽空间。把磁共振主体放置在该核磁共振检查室内,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把软性屏蔽帘放下,患者和磁共振主体被包裹在该电磁屏蔽空间,屏蔽外部干扰;而检查完后,把软性屏蔽帘升上,可以作为普通的科室或病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屏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室。
背景技术
根据核磁共振检查系统成像原理,在进行核磁共振系统扫描成像过程中,需要对核磁共振检查系统进行电磁屏蔽,防止外界电磁信号对成像产生干扰。为此,目前在大多数医院里面都专门设置核磁共振屏蔽室,核磁共振检查系统固定在该核磁共振屏蔽室内,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就到核磁共振屏蔽室内进行检查。
但是,对于现有的核磁共振屏蔽室来说,其特殊的结构使得其只能用来专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不能用于其他医疗用途,对空间的利用率不高;同时,对于一些因治疗需要而不能远距离移动的患者而言,其需要一直处在病房中,目前的情况使得病人难以被转移到核磁共振屏蔽室,难以进行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室,旨在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室,其包括屏蔽顶板、屏蔽底板、屏蔽侧板、软性屏蔽帘和升降装置;所述屏蔽顶板与所述屏蔽底板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屏蔽侧板竖直设置并导电连接在所述屏蔽顶板与屏蔽底板之间;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屏蔽顶板并与所述软性屏蔽帘连接以带动所述软性屏蔽帘上下运动;当所述软性屏蔽帘被放下时,其能够与所述屏蔽顶板、屏蔽底板和屏蔽侧板导电连接以构成一个封闭的电磁屏蔽空间。
基于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室,普通的科室或病房可设置成该种结构的核磁共振检查室,并把磁共振主体放置在该核磁共振检查室内,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把软性屏蔽帘放下,并使软性屏蔽帘与屏蔽顶板、屏蔽底板和屏蔽侧板构成一个封闭的电磁屏蔽空间,患者和磁共振主体被包裹在该电磁屏蔽空间,屏蔽外部干扰,使检查能够正常进行;而检查完后,就把软性屏蔽帘升上,该核磁共振检查室可以作为普通的科室或病房使用,以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屏蔽帘的顶边通过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屏蔽顶板;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绕线码和吊线,所述绕线码安装在所述屏蔽顶板,所述吊线绕在所述绕线码上;所述软性屏蔽帘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折叠,所述吊线连接到所述软性屏蔽帘的底部。
进一步地,述软性屏蔽帘的底边设置有配重杆。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屏蔽帘的底边设置有第一磁吸结构,所述屏蔽底板设置有第二磁吸结构,第一磁吸结构与第二磁吸结构能够相互吸附。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侧板设置有压接杆,所述压接杆用于把所述软性屏蔽帘的侧边压接在所述屏蔽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压接杆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屏蔽侧板,所述压接杆设置有第三磁吸结构,所述屏蔽侧板设置有第四磁吸结构,第三磁吸结构与第四磁吸结构能够相互吸附使所述压接杆压接在所述屏蔽侧板,并使所述软性屏蔽帘的侧边被夹在所述压接杆与所述屏蔽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侧板设置有翻转夹具,所述翻转夹具包括传动连接在一起的主动部和从动部,所述主动部连接有手柄,所述压接杆通过螺栓螺杆机构连接在所述从动部;所述压接杆的朝向所述屏蔽侧板的一面设置有屏蔽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1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