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金属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0812.X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6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莫小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碧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47/20 |
代理公司: | 34126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娣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管 打磨头 底端 打磨 金属制品表面 本实用新型 电动滑轨 缓冲弹簧 金属制品 伸缩杆 基台 电机输出轴 伸缩杆底端 支撑杆顶端 打磨装置 底部外壁 基台顶部 外壁两侧 向下运动 接地 防静电 滑动组 支撑杆 缓冲 上套 蓄能 挤压 电机 压缩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金属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基台,所述基台顶部外壁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同一个电动滑轨,电动滑轨的滑动组底部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固定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底端固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上套接有缓冲弹簧,且伸缩管底端固定有打磨头,所述基台底部外壁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固定有导线,导线底端接地。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打磨工作的灵活性,另外伸缩杆带动打磨头向下运动至金属制品表面时,缓冲弹簧和伸缩管被压缩,对打磨头和金属制品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蓄能,防止硬性挤压造成金属制品表面打磨过度,提高打磨工作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金属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制品行业包括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制品加工、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打磨设备是最常见的机械设备,然而现有打磨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打磨头与金属指标表面接触时容易产生硬性挤压力,导致打磨过度,影响金属制品表面平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静电金属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静电金属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基台,所述基台顶部外壁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同一个电动滑轨,电动滑轨的滑动组底部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固定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底端固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上套接有缓冲弹簧,且伸缩管底端固定有打磨头,所述基台底部外壁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固定有导线,导线底端接地,所述基台上固定有凸台,且凸台上固定有夹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基台内壁两侧开有导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基台底部外壁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L板,且L板上插接有提升杆,提升杆底端固定有夹持板,且提升杆上套接有夹持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底部外壁粘接有夹持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槽上插接有导料管,且导料管底端固定有导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电动滑杆和伸缩杆的设置能够带动打磨头进行横向和上下运动,增加打磨工作的灵活性,另外伸缩杆带动打磨头向下运动至金属制品表面时,缓冲弹簧和伸缩管被压缩,对打磨头和金属制品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蓄能,防止硬性挤压造成金属制品表面打磨过度,提高打磨工作的精度。
2.通过提升杆的设置能够带动夹持板对夹持弹簧进行压缩,利用夹持弹簧反作用力对金属制品进行夹持,防止金属制品发生晃动,提高打磨工作的稳定性。
3.通过连接块和导线的设置能够将装置打磨工作产生的静电导入地面,增加装置的防静电能力。
4.通过导料槽的设置能够对打磨产生的杂质进行集中收集,方便进行装置的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静电金属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实施例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静电金属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静电金属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实施例1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碧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碧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0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