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电梯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0597.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发才;宋玉;梁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G01S1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电梯 井道 距离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垂直电梯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测装置,凹槽内设有连接凸块,连接凸块的两侧与所述的凹槽的内壁面之间设有间隙,凹槽一端设有开口,开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堵头,连接凸块用于与移动座配合相连,移动座顶部设有三段延伸段,延伸段的顶端设有用于与连接凸块相配合的连接凹槽,一段延伸段与一条凹槽的连接凸块相配合,另两段所述的延伸段均与另一条所述的凹槽的连接凸块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电梯轿厢与井道壁之间间距的实时检测,无需停机进行人工检测,提高了检测的高效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垂直电梯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井道壁与轿厢地坎、轿厢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m,以防止乘坐人员或物品因意外落入电梯井道内,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轿厢和井道壁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以免电梯在一定时间的运行后无法达到该安全标准。目前,是通过人工来测量轿厢与电梯井道壁之间的距离,电梯检修时,测量人员处于轿厢处,电梯逐层下降,测量人员使用卷尺测量间距的大小。这种测量方式较为危险,且数据精准度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垂直电梯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垂直电梯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测装置,对电梯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垂直电梯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测装置,所述的电梯轿厢底部设有驱动机构且向下平行设有两条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连接凸块,所述的连接凸块的两侧与所述的凹槽的内壁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凹槽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堵头,所述的连接凸块用于与移动座配合相连,所述的移动座顶部设有三段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的顶端设有用于与连接凸块相配合的连接凹槽,一段所述的延伸段与一条所述的凹槽的连接凸块相配合,另两段所述的延伸段均与另一条所述的凹槽的连接凸块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的移动座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平行设有的两条凹槽内的连接凸块移动,所述的移动座底部固定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的井道壁在位于每层层门的下侧位置处横向水平设有若干红外接收器,用于当电梯轿厢停靠于当前楼层时接收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延伸段底端呈圆柱形且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的移动座上设有三处螺纹安装孔,所述的延伸段底端和所述的移动座之间通过螺纹及螺栓实现配合连接。
所述的三段延伸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构成一等边三角形。
所述的连接凸块包括一竖直段,所述的竖直段底端设有水平段且所述的竖直段位于所述的水平段的中部;所述的连接凹槽包括一用于与水平段相配合的水平凹槽,所述的水平凹槽中部上侧设有用于与竖直段相配合的竖直凹槽。
所述的凹槽一端在开口处的两侧内壁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的堵头上相对应于所述的第一螺纹孔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的堵头近于凹槽一侧的表面设有配合卡槽,用于与所述的凹槽的两侧壁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电梯轿厢与井道壁之间间距的实时检测,无需停机进行人工检测,提高了检测的高效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移动座与轿厢之间的拼接与拆卸简单方便且可靠,同时还能对电梯轿厢的水平度进行检测,具有优异的实际使用效果;移动座与延伸段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实现快速装配,当延伸段磨损时,只需更换延伸段即可,无需对移动座整体进行更换,极大的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梯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测装置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底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0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式车辆的行走轨道
- 下一篇:一种桥涵共建段桥台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