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7903.8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中;庞健;马超凡;赵良超;陈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7/02 | 分类号: | H05H7/02;H05H13/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3 | 代理人: | 窦杰平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腔 冷却 结构 | ||
1.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包括DEE上板和DEE下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冷却板,上冷却板与DEE上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冷却板上设有上冷却槽;
下冷却板,下冷却板与DEE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冷却板上设有下冷却槽;
DEE连接板,DEE连接板的顶部与DEE上板固定连接,DEE连接板的底部与DEE下板固定连接,DEE连接板上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连通上冷却槽和下冷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连接通道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
上冷却槽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下冷却槽的第一端连通,上冷却槽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通道与下冷却槽的第二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下冷却槽包括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第一冷却槽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冷却入口和第一冷却出口,第二冷却槽的两端分别为第二冷却入口和第二冷却出口;
上冷却槽的两端分别为第三冷却入口和第三冷却出口;
第一连接通道的底部与第一冷却出口连通,第一连接通道的顶部与第三冷却入口连通;
第二连接通道的顶部与第三冷却出口连通,第二连接通道的底部与第二冷却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短路杆,短路杆与下冷却板的底部垂直且固定连接,短路杆内设有入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入水通道与第一冷却入口连通,出水通道与第二冷却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短路盘,短路盘与短路杆固定连接,短路盘的底部还设有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盘,安装盘与短路盘的支撑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短路杆的顶部固设有上支撑头,短路杆的下部固设有下支撑头,上支撑头与下冷却板固定连接,下支撑头与短路盘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DEE上板上设有与上冷却板轮廓相似的上安装槽,上冷却板固定连接于DEE上板的上安装槽内;DEE下板上设有与下冷却板轮廓相似的下安装槽,下冷却板固定连接于DEE下板的下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冷却板与DEE上板通过钎焊焊接固定;下冷却板与DEE下板通过钎焊焊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谐振腔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冷却槽的横截面为“V”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79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罐体隔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