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径流污染防治的岸边拦污围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7663.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付晓杰;宋凯宇;李智强;李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E04H17/16;E04H17/20;E04H1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径流 污染 防治 岸边 拦污围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径流污染防治的岸边拦污围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的用于径流污染防治的岸边拦污围挡,以避免沿岸居民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入河,同时减少沿岸垃圾随地表径流入河,减轻河道清理负担,改善河道水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径流污染防治的岸边拦污围挡,其特征在于:具有拦污围挡主体,拦污围挡主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周边垃圾作用于该拦污围挡主体上的压力,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管理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径流污染防治的岸边拦污围挡。适用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地垃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垃圾清运机制尚未完善、居民随河道两岸乱扔垃圾的生活习惯长期无法更改等因素的存在,河道两岸乱扔、乱倒、乱堆垃圾的现象较为普遍。如遭遇暴雨或大风,沿岸所堆放生活垃圾经雨水冲刷或风力作用将进入河道或湖库,增加河湖漂浮物,加重内源污染,且直接影响河湖的水质安全。
为了保障水质,河湖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组织人员采用冲锋舟牵绳围堵、挖掘机沿河湖打捞等方式进行清理,漂浮物打捞和垃圾清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尽管各级政府会经常实施漂浮物打捞工作,然而沿河居民边清边倒、随运随扔垃圾的现象仍屡禁不绝。
由于进入河道内的垃圾的数量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致使拦污围挡前堆积的污物经常不能及时清理,造成拦污栅阻塞,严重时会使拦污栅结构变形甚至破坏。拦污栅变形会影响垃圾的拦截效果,起不到拦污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的用于径流污染防治的岸边拦污围挡,以避免沿岸居民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入河,同时减少沿岸垃圾随地表径流入河,减轻河道清理负担,改善河道水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径流污染防治的岸边拦污围挡,其特征在于:具有拦污围挡主体,拦污围挡主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周边垃圾作用于该拦污围挡主体上的压力,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管理端。
所述拦污围挡主体具有拦污栅格和骨架,拦污栅格网经骨架固定于地面下的基础上。
所述基础上设有与所述骨架相适配的骨架承插孔,骨架下端插装于基础上的骨架承插孔内并经砂浆固定。
所述拦污围挡主体上的拦污栅格分成上下两块区域,上部区域的栅格孔大小为100mm~300mm,下部区域的栅格孔大小为30mm~50mm。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骨架上,具体位置为骨架承插孔与基础连接处。
所述骨架的材质为热轧钢、低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所述拦污栅格的选材可为低碳钢丝,所述基础的选材为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垃圾作用于拦污围挡主体上的力,并在感应到的力大于设定值时,向建立通讯连接的管理端发送清理警示,以便管理人员根据警示及时进行垃圾清理,避免拦污围挡被压弯,延长使用寿命。考虑到人们倾倒垃圾时不会将垃圾上抛后再丢下,而是直接将垃圾倾倒于低处,体积较小的垃圾容易沉淀在垃圾堆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中拦污围挡主体的上部栅格孔大,下部的栅格孔小,以在不影响拦截效果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径流污染防治的岸边拦污围挡,具有拦污围挡主体1,拦污围挡主体1倾斜固定于岸边地面上,拦污围挡主体1倾斜置放较垂直置放扩大了了拦污空间,可拦截更多的垃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7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双液单系统化学注浆的比例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涤氨复合仿棉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