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注射口压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27020.7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袁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维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21234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俞鲁江 |
| 地址: | 11014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液装置 注射口 返流 金属液 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 均匀开设 主浇道 推料 涡流 加工技术领域 金属液流动 出口加工 浇铸成模 精密模具 局部循环 模具加工 一体连接 中空连通 逐渐减小 逐渐收缩 不定向 收缩孔 圆台形 中空 侧壁 料液 推压 加压 匹配 挤压 流出 侧面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加工注射口压液装置,包括注射口和主浇道和压液装置,注射口的注射口侧壁为沿推料方向界面逐渐减小的型腔;压液装置为圆台形,倾斜角度与型腔相匹配,压液装置一体连接依次包括推压区、返流区和压流区,返流区为中空,侧面上均匀开设返流孔,压流区内部均匀开设压流通道,压流通道与返流区的中空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推料的过程中形成局部循环流动,形成涡流,不定向改变金属液流动的方向,对金属液进行挤压和再搅拌,使进入型腔的料液更加均匀。压流通道的出口加工成逐渐收缩的收缩孔,可以对金属液流出时加压,更加利于金属液均匀地进入主浇道,完成浇铸成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加工注射口压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模具加工技术领域中,压液装置注射口为规则圆柱形型腔,通过推料结构将液料压至主浇道内,从而将模具整体填充完成。然而模具内部形状复杂,对于路径较长的模具内部,没有足够的压力,会导致工件出现孔洞等铸造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注射口压液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具加工注射口压液装置,包括注射口和主浇道,还包括压液装置,所述注射口的注射口侧壁为沿推料方向界面逐渐减小的型腔;所述压液装置为圆台形,倾斜角度与型腔相匹配,压液装置一体连接依次包括推压区、返流区和压流区,所述返流区为中空,侧面上均匀开设返流孔,所述压流区内部均匀开设压流通道,压流通道与返流区的中空连通。
所述注射口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所述返流孔的形状为方形或者菱形。
所述压流通道的出口加工成逐渐收缩的收缩孔。
所述压流通道的个数为8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口侧壁为沿推料方向界面逐渐减小的型腔,注射口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在推料结构推料过程中,由于型腔体积逐渐减小相同压力作用下,压强增大,可以轻易将剩余料液推入,返流区为中空,侧面上均匀开设返流孔,所述压流区内部均匀开设压流通道,压流通道与返流区的中空连通,可以在推料的过程中形成局部循环流动,形成涡流,不定向改变金属液流动的方向,对金属液进行挤压和再搅拌,使进入型腔的料液更加均匀。压流通道的出口加工成逐渐收缩的收缩孔,可以对金属液流出时加压,更加利于金属液均匀地进入主浇道,完成浇铸成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具加工压液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液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液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液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注射口;2—主浇道;3—注射口侧壁;4—压液装置;5—推压区;6—返流区;7—返流孔;8—压流区;9—压流通道;10—收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附图。
实施例1
图1为模具加工压液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液装置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液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维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维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7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以制备齿轮箱液压轴芯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铸机的锁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