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膀胱压力测量延长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26529.X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栗霞;韦丽娜;张颖;陈凤玲;白敏娜;高康;梁荻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20 | 分类号: | A61B5/2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膀胱 压力 测量 延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膀胱压力测量延长管,包括连接管主体、导尿管接头和注射器接头;导尿管接头与导尿管连接,注射器接头能够与注射器连接;导尿管接头的连接段与导尿管连接处为锥形面;连接段轴向的开口利于连接段伸入导尿管,由于连接段尺寸比导尿管稍大且具有轴向开口,连接段伸入后会紧密贴紧在导尿管的内壁,使连接段与导尿管的连接更紧密;定位段能够指示导尿管接头是否完全伸入导尿管,并且按压定位段利于操作连接段与导尿管的连接;连接管主体上设有压力刻度标识能够直接反应压力值,避免了手持直尺测量的不便,同时减少直尺重复使用引起的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性膀胱压力测量延长管。
背景技术
腹腔内压力是腹腔内在的压力,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生理学参数之一。腹内压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腹腔引流管或穿刺针连接传感器进行测压,测量值准确,但此方法为有创方法,临床上很少应用;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下腔静脉压、胃内压、直肠或膀胱内的压力来间接反应腹内压力。其中膀胱内压测量为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腹内压测量的金标准。而通过此方法测量腹内压时,没有专用的测压管,所以通常需要裁剪尿袋或其他引流装置上的连接管,一端连接导尿管,一端连接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然后再进行压力测量,其操作不便且增加尿路感染机会,并且造成尿袋等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专用的操作简便的膀胱压力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膀胱压力测量延长管,一端能够与导尿管接头紧密连接,一端能够连接注射器,并且能够直观反应压力,操作安全且方便。
一次性膀胱压力测量延长管,包括连接管主体、设于所述连接管主体一端的导尿管接头和设于所述连接管主体另一端的注射器接头,所述导尿管接头包括定位段和用于连接导尿管的连接段,所述定位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为锥形面,所述连接段的大端与所述定位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导尿管的连接处为锥形孔,所述连接段的大端尺寸等于所述锥形孔的大端尺寸,所述连接段的小端尺寸大于所述锥形孔的小端尺寸,所述定位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大端尺寸,所述连接段上从小端处均设有沿轴向的3个开口,所述连接管主体上设有压力刻度标识。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沿轴向均布有环状凸起。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均布有若干个弧形凸起。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定位段设有外螺纹,第一盖帽覆盖所述导尿管接头与所述定位段螺纹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主体上垂直于所述压力刻度标识的零点处设有指示标。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注射器接头的内径等于注射器乳头的外径,所述注射器接头上设有第二盖帽。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注射器接头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盖帽与所述注射器接头螺纹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二盖帽内设有与所述注射器接头的内径匹配的锥形堵头。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主体上套设有开关夹,所述开关夹上设有连通的宽槽和窄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膀胱压力测量延长管,包括连接管主体、导尿管接头和注射器接头;导尿管接头与导尿管连接,注射器接头能够与注射器连接;导尿管接头的连接段与导尿管连接处为锥形面;连接段轴向的开口利于连接段伸入导尿管,由于连接段尺寸比导尿管稍大且具有轴向开口,连接段伸入后会紧密贴紧在导尿管的内壁,使连接段与导尿管的连接更紧密;定位段能够指示导尿管接头是否完全伸入导尿管,并且按压定位段利于操作连接段与导尿管的连接;连接管主体上设有压力刻度标识能够直接反应压力值,避免了手持直尺测量的不便,同时减少直尺重复使用引起的感染;一根测量延长管既可以完成生理盐水的注射又可以完成压力测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6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颤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带有超声波震荡的器械预处理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