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用型刮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26143.9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6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丁茜希;赵俊;邹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B01D21/20;B01D21/3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 地址: | 2142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型刮泥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型刮泥机,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顶侧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设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顶部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与曲柄滑块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横梁的底部设有刮板。本实用新型在刮板的底部设有可拆卸式刮泥垫,由于工作过程中与池底摩擦的部分为刮泥垫部分,因此只需要对刮泥垫进行更换,泡沫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工作过程中钢网层在能够很好地贴合池底实现污泥的干净清理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钢网层与池底的摩擦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用型刮泥机。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加工造成的废水废气也愈来愈多,处理废水废气已经成为工业加工伴随的最重要任务。刮泥机,是一种将淤泥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一种机器,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现有刮泥机的工作方式是通过电机带动主轴转动,带动刮板将污泥集中到池中心,并通过池中心的排污口排出。由于刮泥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与处理池的底部摩擦,导致刮泥板磨损。
现有的刮泥板大多为一体式,拆装极为不便,且一旦磨损要重,就需要对整个刮板进行更换,而磨损较严重的部分仅仅是刮板的底部,整体更换会导致材料的大量浪费;刮泥的前期污泥量较大,刮板能够将污泥大量的除去,但此时刮板与转轴连接处所受扭矩较大,强扭矩容易导致刮板和转轴发生形变,使其无法正常进行刮泥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型刮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体式刮板更换时导致材料的大量浪费,工作前期刮板与转轴所受扭矩较大,容易导致刮板和转轴发生形变,进而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型刮泥机,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顶侧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设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顶部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与曲柄滑块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横梁的底部设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梁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齿条,且齿条的两侧设有齿轮。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底端设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底端与刮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铰链,且铰链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底部与复位弹簧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一侧固定有电磁铁,且刮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底端设有刮泥垫,所述刮泥垫的上层为泡沫层,且刮泥垫的下层为钢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刮板的底部设有可拆卸式刮泥垫,由于工作过程中与池底摩擦的部分为刮泥垫部分,因此只需要对刮泥垫进行更换,而无需对整个刮泥板进行更换,同时,该刮泥垫上层为泡沫层,下层为钢网层,泡沫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工作过程中钢网层在能够很好地贴合池底实现污泥的干净清理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钢网层与池底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整体的耐用度;
2、本实用新型的刮板为可折叠式,在工作前期污泥量较大时,电磁铁通电使得刮板两侧的侧板夹角较小并呈三角状,这种做法可以大大地减小工作时刮板运动的阻力,从而减小了刮板和转轴所受的扭矩,进一步地提高了刮板和转轴的使用寿命,增强耐用度,在工作后期污泥量较小时,电磁铁断电,刮板两侧的侧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两侧展开,使得刮板刮泥时不存在死角,进而将池底的污泥清理干净,同时,多个刮板交错安装,防止相邻刮板的碰撞。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6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