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入式儿科用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5277.9 | 申请日: | 201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夏;邹联佳;梁春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入 儿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入式儿科用给药装置,包括给药容器,还包括容药容器、给药流量调节部件和吸入部件;所述给药容器顶面设有一进药管,其底面设有一安装了手控出药阀的出药管,所述容药容器顶面设有螺接安装出药管的插入管,在插入管内设有一体结构的挡圈,该容药容器底面呈漏斗形状设置,所述给药流量调节部件与容药容器底面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能根据儿童吸入药液需要来调节流量,使得药液能均匀由儿童均匀吸入,吸入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吸入式儿科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在医院内均开设了儿科门诊,对儿童治疗需要配置相应的药物来辅助治疗,于是需要儿童服药,在给儿童服用药液时,通常的服药方式是使用药勺将药液直接让儿童口服吸入,然而这种服药方式不能调节儿童吸入药液的流量,因此儿童在吸入药液时,由于勺子上的药液太多,容易呛到,而且使用药勺来给药还要家长操作一口一口给药,十分不方便且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吸入式儿科用给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入式儿科用给药装置,包括给药容器,还包括容药容器、给药流量调节部件和吸入部件;
所述给药容器顶面设有一进药管,其底面设有一安装了手控出药阀的出药管,所述容药容器顶面设有螺接安装出药管的插入管,在插入管内设有一体结构的挡圈,该容药容器底面呈漏斗形状设置,所述给药流量调节部件与容药容器底面为一体结构;
所述给药流量调节部件包括连接管和调节部,所述连接管分别为相对设置且分别连通在调节部上下端的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在所述调节部左端设有一与其连通的内螺纹管,在所述调节部内部移动安装有柱体调节塞,该柱体调节塞左侧设有内螺纹管内螺接调节的螺纹柱,在螺纹柱上设有柄体,通过手动螺接转动柄体,使得柱体调节塞在调节部内移动形成堵塞中流通,在所述连接管二底面沿其圆心排布有多个调节孔,在连接管二底面中心位置设有一螺接柱,在螺接柱上螺接有吸入部件;
所述吸入部件包括吸入部和鹅颈管部件,所述吸入部顶面设有与螺接柱相螺接的螺接管且以螺接管为圆心排布有多个与调节孔相对应调节的配接调节孔,所述鹅颈管部件设有吸入部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给药容器设有的进药管上安装有管盖。
进一步的,所述给药容器为透明塑料药用瓶,在所述给药容器正面设有测量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为柱形结构,其长度为柱体调节塞的长度的二倍。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的长度长于内螺纹管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一和二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鹅颈管部件包括两安装部和连接在两安装部之间的鹅颈管,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所述安装部一连通设在吸入部底面,所述安装部二设在鹅颈管底面且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部二上设有吸入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给药容器螺接安装在容药容器设有的插入管内,能将给药容器内的药液,通过打开出药管安装的手控出药液,将药液流入对给药容器内且通过给流量调节部件螺接调节柱体调节塞来调节药液流入的流量,通过螺接在连接管上的吸入部件,将其配接调节孔与调节孔之间螺接调节能形成流通或半流通或不流通的状态,方便均匀调节出药,通过鹅颈管的弯曲,方便儿童从吸入嘴吸入药液,该吸入式儿科用给药装置能根据儿童吸入药液需要来调节流量,使得药液能均匀由儿童均匀吸入,吸入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5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