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简易水下观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22703.3 | 申请日: | 201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8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勇;白庆利;何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08 |
| 代理公司: | 23210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国清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管 漏斗 透明玻璃 安装座 观察 鱼类 水下观察 照明灯 悬浮板 本实用新型 池塘养殖 等距安装 作用实现 捆扎绳 底端 头罩 遮光 费力 简易 水面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简易水下观察装置,包括漏斗、直管、透明玻璃柱和遮光头罩,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管,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柱,直管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底端的外侧等距安装有三个照明灯,安装座的顶部连接有管线,且管线的端部通过捆扎绳固定连接在漏斗的底端,此水下观察装置通过漏斗、直管和透明玻璃柱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池底鱼类的观察,通过照明灯能实现对池底的照明,便于较为清晰的观察鱼类,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随时对池底观察,通过设置了悬浮板,可以将该装置通过悬浮板置于水面,便于观察,避免了以往观察时通过人工手持费时费力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简易水下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业作为提供动物性食品增长最快速的行业,对于保障人们的食物来源、食品质量、就业和收入均具有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鱼产品供应水平高速发展,全球人均鱼产品的平均占有量更是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不足10kg,发展到2016年超过20kg,在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多年位列第一,2016年水产养殖产量更是高达494.42万吨,占到了世界渔业养殖总产量的62%(FAO,2017年渔业年鉴),水产养殖举世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养殖技术的创新发展,这其中尤以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增氧机的广泛使用、人工饲料的成功研发等标志性技术最为关键,然而,事实上,渔业产量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尤其是随着精准渔业、数字渔业概念的提出,水产养殖必将取得新的突破。
现在的鱼类观察通常将需要观察的鱼类从水下取出进行观察,但是一些鱼类如葛氏鲈塘鳢,在其繁殖期间,需要每天观察集卵巢上鱼卵的收集情况,如果从水中取出进行离水观察,则极易造成受精卵的损伤,因此需要水下观察,现在的水下观察通过水下摄像机等先进仪器设备,能够高精度完成水下目标监控及视频的后处理分析,但是由于我国一家一户作坊式渔业生产方式的普遍存在,水下摄像机作为高端仪器设备,动辄上万元,少则几千元的费用成为其普及的最大障碍,而且现在的水下观察装置通常需要人工手持,使用中较为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简易水下观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简易水下观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简易水下观察装置,包括漏斗、直管、透明玻璃柱和遮光头罩,所述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柱,所述直管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底端的外侧等距安装有三个照明灯,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连接有管线,且管线的端部通过捆扎绳固定连接在漏斗的底端,所述管线位于漏斗的一端连接有照明开关,且照明开关电性连接照明灯,所述漏斗的顶部连接有遮光头罩,所述直管顶端位于漏斗的下方安装有悬浮机构。
优选的,所述悬浮机构包括环形板、连接杆和悬浮板,所述环形板固定连接在直管的外侧,所述管线贯穿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侧连接有悬浮板,且悬浮板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板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杆,且三个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悬浮板内壁。
优选的,所述漏斗的顶部的直径小于悬浮板内部环形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管线包括保护套管和电线,所述电线安装在保护套管内,所述照明开关通过电线与照明灯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光头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漏斗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环的底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接环于漏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遮光头罩表面位于连接环的顶部开设有进口,且进口的内壁设置有松紧带。
优选的,所述直管及漏斗的材料均由PVC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2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呼吸式多功能头盔
- 下一篇:一种抗压消防头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