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1607.7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6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霞;汪晋辰;程鹏;刘娟娟;徐大业;鲍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04 | 分类号: | G01N23/204;G01N23/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08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列单晶 中子 分析器 单元 | ||
1.一种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70),用于定位在光路系统中;
分析器支架(10),设置在所述底板(70)上且呈音叉形;
第一列单晶(20),设置在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前侧;
第二列单晶(30),设置在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70)上设置有梯形燕尾导轨(50),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销孔;
所述分析器支架(10)包括:
底座(13),所述底座(13)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相配合的梯形燕尾槽(17);
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关于所述底座(13)的长度方向平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3)上,且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倾斜向上延伸;
第一列单晶槽(14),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前斜面;
第二列单晶槽(15),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后斜面;
定位销孔(16),开设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的所述底座(13)上;
所述第一列单晶(20)和第二列单晶(30)分别依次对称定位在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第一列单晶槽(14)和第二列单晶槽(15)中,所述分析器支架(10)通过所述梯形燕尾槽(17)安装在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上,第一定位销轴(60)穿过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定位销孔(16)和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的销孔,以确定所述分析器支架(10)相对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沿着光路方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分析器支架(10)相互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梯形燕尾导轨(5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器支架(10)上的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的数量为奇数,所述第二列单晶槽(15)的数量为偶数,且所述第二列单晶槽(15)的数量比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的数量多一个,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和第二列单晶槽(15)自上而下从前向后均呈交错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单晶(20)和第二列单晶(30)的两端分别用一个单晶压盖(40)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分析器支架(10)上,所述单晶压盖(40)呈倒L型,采用含硼橡胶材料加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0)呈前窄后宽的扇形,所述底板(70)的前端具有一圆柱销孔,后端具有一长销孔,所述底板(70)通过穿过其前端圆柱销孔的第二定位销轴(80)和穿过其后端长销孔的第三定位销轴(90),以将所述底板(70)定位在整个光路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底面为基准,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和第二列单晶槽(15)的角度精度为±0.01°,位置精度为±0.01mm,直线度精度为0.004mm;所述梯形燕尾槽(17)和梯形燕尾导轨(50)的对称度精度为±0.01mm,平面度精度为0.008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器支架(10)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内侧距离比所述第一列单晶(20)和第二列单晶(30)的长度小4mm,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厚度为6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单晶中子分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单晶槽(14)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前单晶槽(141)、第二前单晶槽(142)和第三前单晶槽(143);所述第二列单晶槽(15)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后单晶槽(151)、第二后单晶槽(152)、第三后单晶槽(153)和第四后单晶槽(154);
所述第一列单晶(20)包括第一前单晶(201)、第二前单晶(202)和第三前单晶(203);所述第二列单晶(30)包括第一后单晶(301)、第二后单晶(302)、第三后单晶(303)和第四后单晶(304),所述第一列单晶(20)和第二列单晶(30)的长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未经中国人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16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修复用淋洗液喷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废气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