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木结构墙体的柔性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20586.7 | 申请日: | 201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4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争辉;赵峰;刘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1;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木结构 墙体 柔性 连接 结构 | ||
一种装配式木结构墙体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杆、两根具有弹性的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第一锚杆,两个所述第一锚杆分别设置在两块木质墙体上,以使固定杆贴紧在木质墙体上;两根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均垂直连接有第二锚杆,且可绕所述第二锚杆转动,两个所述第二锚杆分别设置在两块木质墙体上,两个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移动副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结构会随地震时的木质墙体的上下错动而发生相对移动,能消耗部分地震能量,以保证相连接的两块木质墙体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木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木结构墙体的柔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现有的装配式木结构连接形式大多采用榫卯连接、齿连接、螺栓连接、钉连接和键连接等刚性连接形式,但刚性连接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木结构自身的韧性,降低了木结构建筑抵抗地震力的能力。因此,需要一种柔性连接结构,在保证装配式木结构整体性和强度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如果大范围的在我国华北和西南等地震高发区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公民生命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木结构墙体的柔性连接结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木结构墙体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杆、两根具有弹性的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第一锚杆,两个所述第一锚杆分别设置在两块木质墙体上,以使固定杆贴紧在木质墙体上;两根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均垂直连接有第二锚杆,且可绕所述第二锚杆转动,两个所述第二锚杆分别设置在两块木质墙体上,两个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移动副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活动杆与所述滑块铰接。
进一步地,与所述凹槽相接触的所述滑块的表面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锚杆、第二锚杆均包括杆体、螺帽和垫板,所述螺帽和所述垫板连接在杆体的端部,所述螺帽靠近杆体的外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有轴孔,所述第二锚杆通过所述轴孔与活动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木质墙体通过结构胶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结构会随地震时的木质墙体的上下错动而发生相对移动,能消耗部分地震能量,以保证相连接的两块木质墙体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锚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锚杆与木质墙体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杆与固定杆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结构变形图。
图中:1木质墙体,2结构胶,3固定杆,4活动杆,5第一锚杆,6第二锚杆,7杆体,8螺帽,9垫板,10滑块,11凹槽,12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两块所述木质墙体1通过结构胶2相连接,所述结构胶2的粘结层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保证两块木质墙体1具有上下错动的空间;且由于结构胶2凝结后具有一定的拉伸性能,可以保证两块木质墙体1在上下错动时具有抗撕裂的能力;由于地震属于纵波,通过结构胶2连接的两块木质墙体1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0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