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9712.7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6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宜高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L31/58 |
代理公司: | 11480 北京翔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颖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管道 注塑构件 上模块 下模块 本实用新型 汽车装饰件 冷却 注塑 成对设置 冷却均匀 散热效果 注塑模具 纵向设置 保压 浮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模具: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模块与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的相对面上具有沿纵向设置的型腔,作为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空间,所述上模块在所述型腔的上方设有若干道横向的上冷却管道,所述下模块在所述型腔的下方设有若干道横向下冷却管道,所述上冷却管道与下冷却管道的设置高度沿所述型腔的位置起伏。本实用新型在型腔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多个上冷却管道与下冷却管道,用于加快注塑构件的冷却,减少冷却保压时间,而且上冷却管道与下冷却管道的位置随型腔的位置而浮动,即与注塑构件的距离基本一致,从而不同的位置均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使得注塑构件冷却均匀,避免两端出现起翘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上装饰了很多塑料电镀件,其中有一些是狭长型结构,典型的如图1、图2所示的前飞翼,不仅尺寸较长,而且端部还具有弧度,结构较复杂。注塑这类构件时,会因为模具注塑压力不够、冷却时期保压时间不足等原因,构件的两端很容易会出现起翘,这会到产品合格率造成很大的现象,直接导致产品客户不认可,开发费用大大增加。
专利文献1一种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模具,其利用了产品的特性,改变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模具,通过预变型结构设计很有效的改善了注塑之后的起翘缺陷。但此种模具要预先知道产品的起翘位置跟起翘量,需要进行多层实验或计算后才能得出具体的起翘位置跟起翘量,因此设计成本很高,而且其性能也不够稳定,产品在不同工况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起翘量,与初始预变型不匹配,还是会产生不合格品。
专利文献1:CN203141760U。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次品率,同时降低模具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模具,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模块与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的相对面上具有沿纵向设置的型腔,作为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空间,所述上模块在所述型腔的上方设有若干道横向的上冷却管道,所述下模块在所述型腔的下方设有若干道横向下冷却管道,所述上冷却管道与下冷却管道的设置高度沿所述型腔的位置起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型腔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多个上冷却管道与下冷却管道,用于加快注塑构件的冷却,减少冷却保压时间,而且上冷却管道与下冷却管道的位置随型腔的位置而浮动,即与注塑构件的距离基本一致,从而不同的位置均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使得注塑构件冷却均匀,避免两端出现起翘的现象。
优选的:靠近所述型腔两端的上冷却管道、下冷却管道中冷却液的温度,低于靠近所述型腔中部的上冷却管道、下冷却管道中冷却液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上冷却管道完全贯通所述上模块,所述上冷却管道的进出管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块的两个端面。
优选的:所述下冷却管道完全贯通所述下模块,所述下冷却管道的进出管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块的两个端面。
优选的:所述型腔内包括有两个所述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空间。
优选的:两个所述狭长型汽车装饰件的注塑空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上分别设有上管孔与下管孔,所述上冷却管道、下冷却管道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管孔与下管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飞翼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飞翼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宜高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宜高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9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