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剪切挤压破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9263.6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3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贺功民;王亚妮;王佩;卢军党;刘东琴;田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轮减速器 变频器 动筒 本实用新型 破壳 电机 螺栓固定 核桃 桃仁 频率调节旋钮 设备技术领域 输入端连接 变频调速 表面损伤 电机连接 方便调节 剪切挤压 破壳装置 实时调节 破壳率 输出端 有机架 上轴 下轴 轴承 机械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桃机械化破壳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剪切挤压破壳装置;设置有机架;机架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变频器,变频器与电机连接;机架上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蜗轮减速器和电机,电机与蜗轮减速器输入端连接,蜗轮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动筒的上轴端连接,动筒的下轴端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变频器、电机、蜗轮减速器,可以实现动筒转速的调节,可通过变频器的频率调节旋钮实时调节动筒的转速,根据核桃的品种改变破壳时的线速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破壳率高、高露仁率高、碎仁率低,对破壳后的桃仁表面损伤较小,同时变频调速方便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桃机械化破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剪切挤压破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核桃成果期的来临,中国核桃产量逐年增加,原核桃销售市场趋于饱和,核桃的精深加工越来越被重视,为推动核桃产业的精深加工的深度发展,解决人工效率低下、卫生条件差、成本高的问题。近年来核桃机械化破壳出现了研究热的现象。但是成熟机型较少,主要存在设备调节不方便、破壳率低、高露仁率低、碎仁率高及破后桃仁表面损伤大的缺点,目前仍难以满足生产线规模化生产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的核桃机械化破壳成熟机型较少,主要存在设备调节不方便、破壳率低、高露仁率低、碎仁率高及破后桃仁表面损伤大的缺点,难以满足生产线规模化生产要求。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破壳率和桃仁表面损伤率均是衡量核桃机械化破壳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其除了与破壳机的破壳辊表面硬度、剪切及挤压间隙、辊速等工作参数的影响外,还受核桃本身的物理机械特性,如核桃大小、壳厚、壳仁间隙、含水率及桃仁表面机械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剪切及挤压的间隙主要受核桃大小和壳仁间隙的因素影响,辊速主要受壳厚因素影响,破壳辊表面硬度主要受含水率、桃仁表面机械强度的影响。目前多数机型在破壳的过程中可实现根据核桃品种停机调节破壳间隙,也可实现破壳辊表面硬度的变化,但是不能针对核桃壳厚不同,实时调节动筒线速度,使不同品种核桃受到的剪切力不同,造成核桃破壳率低下。不能实现定筒与动筒在圆周方向上的游动。造成桃仁表面损伤率高和碎仁率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核桃机械化破壳过程中的会造成桃仁表面损伤,该损伤主要导致储藏过程中的失油、霉变、粘尘等,影响口感。机械化破壳损伤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尽量减少桃仁表面损伤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剪切挤压破壳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破壳率高、高露仁率高、碎仁率低,对破壳后的桃仁表面损伤较小,同时变频调速方便调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柔性剪切挤压破壳装置设置有:
机架;
机架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变频器,变频器与电机连接;机架上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蜗轮减速器和电机,电机与蜗轮减速器输入端连接,蜗轮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动筒的上轴端连接,动筒的下轴端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变频器、电机、蜗轮减速器,可以实现动筒转速的调节,可通过变频器的频率调节旋钮实时调节动筒的转速,根据核桃的品种改变破壳时的线速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核桃品种不同,其壳仁物理特性如壳厚、壳仁间隙及隔膜退化程度不同,实时方便调节动筒线速度,可以使不同品种核桃受到的剪切力不同,壳厚核桃需要剪切力较大,壳薄核桃需要剪切力小,装置可根据品种及大小不同提高破壳率。
进一步,所述动筒的上轴端和下轴端与动筒焊接为一体,动筒为圆锥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9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