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健康抑菌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7836.1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7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斌;简良荣;陆海涛;杨跃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龙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健康抑菌龙头,包括出水管、龙头本体、开关阀和除氯装置;龙头本体设有容置腔,开关阀装在龙头本体;除氯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壳体装在容置腔,位于龙头本体出水端或开关阀的进水端;壳体设有通道,通道两端分别连接出水管和开关阀;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装在壳体,并穿入通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壳体外的端部均电性连接于电源;第一电极由电触媒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在龙头本体内设置除氯装置进行电解水,并使用电触媒材料和碳棒作为电极,能够对流通的水流进行杀菌除余氯处理,以保证流出出水管的生活用水健康;并且除氯装置的功能长期稳定,不需要频繁更换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健康抑菌龙头。
背景技术
生活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龙头作为人们家庭的出水设备,常常与人体皮肤或者食物直接接触。现家庭用水普遍为自来水,而自来水中不可避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氯。此外,龙头的阀门关闭时,会有部分水残留在其出水管内,而空气中的细菌通过出水管进入水中,在出水管内快速滋生繁殖,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有通过化学物除氯的方法,但这样的方法不使用于龙头,因为用以除氯的化学物可能造成部分人群皮肤过敏、刺激等不良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抑菌龙头,能够在使用时对流出的水流进行杀菌除余氯处理,以保证生活用水健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健康抑菌龙头,包括出水管、龙头本体、开关阀和除氯装置;所述龙头本体设有容置腔,开关阀安装在龙头本体上;所述除氯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壳体安装在容置腔中,并位于龙头本体的出水端或进水端;所述壳体设有通道,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出水管和开关阀的出水端,或者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外部管道和开关阀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安装在壳体上,并穿入通道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壳体外的端部均电性连接于电源;所述第一电极由电触媒材料制成。
所述电触媒材料由混合材料和混合溶液混合制成,混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钌、熔融颗粒和铂粉,熔融颗粒由锌和铜混合制成,混合溶液包括聚偏氟乙烯和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
所述壳体通过固定盖固定在容置腔中;所述固定盖设有供壳体穿设的通孔,固定盖套设于壳体并密封配合在容置腔的开口。
所述电源安装在壳体上。
所述第二电极为碳棒。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龙头本体的容置腔内设置除氯装置进行电解水,并使用电触媒材料和碳棒作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能够对流通的水流进行杀菌除余氯处理,以保证流出出水管的生活用水健康;并且除氯装置的功能长期稳定,不需要频繁更换电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出水管1;龙头本体2;容置腔21;开关阀3;除氯装置4;壳体41;通道411;电源42;第一电极43;第二电极44;固定盖5;通孔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健康抑菌龙头,包括出水管1、龙头本体2、开关阀3、除氯装置4和固定盖5。
上述龙头本体2设有容置腔21,开关阀3安装在龙头本体2上并穿入容置腔2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7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马甲
- 下一篇: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支腿的机器人智能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