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7475.0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隆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F23D14/46;F23L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部件,具体公开了一种炉头,包括炉壳、设置于炉壳上方的炉芯、设置于炉芯内的火盖,炉壳侧面设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有风机,风机上设置风机吸风口,风机吸风口上设置燃气进气口,所述风机的炉壳内形成第一预混腔。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将燃气和空气输送至炉头进行燃烧,并可使燃气和空气在第一预混腔内充分混合,使燃烧更加充分与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头。
背景技术
炉头是燃气灶或燃气锅炉必不可少的一个核心部件,操作时燃气进入炉头的炉壳内部再经出火口被引燃。目前市面上的炉头采用的进气方式大多是在炉壳上直接进气,使得燃气在直接进入炉壳内时无法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导致燃气被引燃后燃烧不够彻底,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头,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炉头,包括炉壳、设置于炉壳上方的炉芯、设置于炉芯内的火盖,所述炉壳侧面设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远离炉壳的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上设有风机吸风口,所述风机吸风口连通设置有燃气进气口,所述风机的蜗壳内形成第一预混腔。
进一步地,所述炉芯与炉壳之间形成第二预混腔,所述火盖的侧面与炉芯的侧面之间形成第三预混腔,所述炉芯上沿着第三预混腔的底部开设有一圈进气孔,用于连通第二预混腔和第三预混腔。
进一步地,所述炉壳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常明火。
进一步地,所述常明火外部设有压火帽,所述压火帽朝向炉芯的一侧为开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为30-40个。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的直径为4-8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火盖侧面开设有若干出火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火孔设置为四排,上两排直径为3-4毫米,下两排直径为1-2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风机进气,比自然进气更加高效;燃气从燃气进气口进入风机吸风口,在风机蜗壳内的第一预混腔就先进行预混,此时由于风机产生的风力,可将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保证了燃烧的充分,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与有害气体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壳,101、进气管道;2、炉芯,201、进气孔;3、火盖,301、出火孔;4、风机,401、风机吸风口,402、燃气进气口,403、第一预混腔;5、常明火;6、第二预混腔;7、第三预混腔;8、压火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炉头,如图1所示,包括炉壳1、炉芯2、火盖3、用于引燃的常明火5,炉壳1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101,进气管道101远离炉壳1的一端连接有风机4,风机4上设置有风机吸风口401,风机吸风口401上设置有燃气进气口402,燃气由燃气进气口402被吸入风机4,与此同时,空气也由风机吸风口401被吸入风机4,燃气与空气在风机4的蜗壳内的第一预混腔403内可进行初步预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隆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隆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7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