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澄清池的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2955.8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廖汉荣;史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澄清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为一种用于澄清池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取样装置、伞形板、锥形板、除污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基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中心处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底部靠近进水管处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四周固定安装有锥形板,所述喷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和喷嘴通过喉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反应室上套设有伞形板,且伞形板底端延伸至锥形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外围套设有第二反应室,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结构简单,进行多重过滤,效果更佳,有效的保障其出水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澄清池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澄清池上部被收集,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用于澄清池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出水质量不能有效的保障,同时效果不佳,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澄清池的废水处理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澄清池的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澄清池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取样装置、伞形板、锥形板、除污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基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中心处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底部靠近进水管处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四周固定安装有锥形板,所述喷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和喷嘴通过喉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反应室上套设有伞形板,且伞形板底端延伸至锥形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外围套设有第二反应室,所述第二反应室的外围固定安装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集水槽和装置主体通过出水槽固定安装,所述出水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集水槽和出水槽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分别靠近出水槽、锥形板贯通连接有出水管、取样装置,所述装置主体远离出水管和取样装置的一侧贯通连接有除污管,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通连接有两组加药管,且加药管底端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室呈锥形状。
优选的,所述出水槽的横切面呈L字形状。
优选的,所述观察窗口和装置主体通过橡胶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活塞、拉杆、推把和出样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大小大于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可将废水通过设置的进水管进行导入,并通过设置的喷嘴和喉管进行输送至第一反应室,且随之经过第二反应室进入至装置主体内部,同时通过设置的两组加药管分别向其内部加入多种药物,对其废水进行分解以及分离,静置后的淤泥和污染会通过除污管进行导出,于此同时,随着水平面的升高,初步处理后废水会通过开设在集水槽和出水槽上的通孔进行输出,并通过出水管进行导出,且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可对初步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多重过滤,效果更佳,有效的保障其出水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2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后的利器盒
- 下一篇:一种蒸汽式皮带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