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组装的PET打包带生产用收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11986.1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2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陶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坤腾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8/08 | 分类号: | B65H18/08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杜丽丽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组装 pet 打包 生产 用收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PET打包带生产用收卷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表面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盘,所述转轴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转轴的一端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卡销,两个所述调节卡销呈交叉状连接,且两个调节卡销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轴,两个所述调节卡销的一端延伸至转轴的外部;通过设计的调节卡销,可以在保证限位盘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使得安装和拆卸都十分的简单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配合设计的弧形板,可以增加使用调节卡销的舒适度,避免在操作中对手掌造成的挤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ET打包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PET打包带生产用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收卷装置一般是通过自身的转动,带动外部物体进行收卷的一种设备,使用范围较广,其中在对PET打包带的生产中,也运用到收卷装置,而PET打包带是以PET为主要原料经挤出单向拉伸成型的一种聚酯打包带,目前最流行的替代钢带、钢丝、重型PP打包带的新型环保包装材料。
现有的收卷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收卷装置在收卷完成后,需要将限位盘拆卸才能将产品取出,但现有拆卸的方式多为螺纹连接,因此在拆卸中耗费的时间较多,极大的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在后期对限位盘的组装中,也较为不便,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PET打包带生产用收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PET打包带生产用收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PET打包带生产用收卷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表面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盘,所述转轴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转轴的一端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卡销,两个所述调节卡销呈交叉状连接,且两个调节卡销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轴,两个所述调节卡销的一端延伸至转轴的外部,且每个所述调节卡销的端部固定有弧形板,两个所述调节卡销的内侧夹角处固定有扭簧,所述调节卡销的另一端贯穿至转轴的外部,且调节卡销的另一端与限位盘的端面相贴合,两个所述调节卡销的另一端内侧连接有伸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表面相对于限位盘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内侧套设有两对称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开口处内壁对称固定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板的表面贯穿连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顶端处于限位凸起的内侧,所述传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底端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呈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为半圆环结构,且弧形板的弧长为转轴周长的三分之一,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与转轴的弧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表面固定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表面顶端处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且传动轴处于挡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固定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调节卡销,可以在保证限位盘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使得安装和拆卸都十分的简单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配合设计的弧形板,可以增加使用调节卡销的舒适度,避免在操作中对手掌造成的挤压力;
2.通过设计的限位板,可以根据收卷的PET打包带宽度调节传动轴内部的宽度,避免因传动轴内部宽度较大而出现在传动中,PET打包带左右晃动的现象,便于后期的传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坤腾塑料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坤腾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1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