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1599.8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5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结构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设于建筑结构的下方,包括基坑和设于基坑内腔的震动接收机构和耗能机构,震动接收机构与基坑的内壁面连接,耗能机构设于震动接收机构上并用于与建筑结构接触,震动接收机构通过弹性形变以接收震动产生的振动能量并将振动能量传递给耗能机构,耗能机构通过内部的活塞运动做功以使接收到的能量转换为内能并快速消耗以消减震动导致的建筑结构晃动的频率和振幅。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当地震发生或建筑物周边施工(例如爆破、开挖、相邻的建筑物倒塌等)引起震动时,使建筑物本身的晃动的频率和幅度都大为减少,降低了建造物晃动给居住者带来的附加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地,设计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又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或建筑物周边施工(例如爆破、开挖、相邻的建筑物倒塌等)发生引起震动时,建筑物会产生剧烈的晃动现象,会对房屋的建筑物的结构产生严重的损坏,从而导致房屋出现裂缝,倾斜乃至垮塌,对居住在房屋中的人们产生生命财产上的危害,所以人们意识到需要提高建筑的抗地震的能力。
现有提高建筑抵抗地震灾害打击破坏的方式,基本都是提高建筑物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来抵抗地震对于房屋建筑结构的损坏,例如加大建筑中的钢筋的直径,在墙体外加装固定网等,但建筑本身还是会在地震发生时产生剧烈的晃动,会对居住者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来改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结构由于刚度太大,减振效果不佳、减振时产生剧烈晃动导致地震时无法减小建筑晃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设于建筑结构的下方,包括基坑和设于基坑内腔的震动接收机构和耗能机构,震动接收机构与基坑的内壁面连接,耗能机构设于震动接收机构上并用于与建筑结构接触,震动接收机构通过弹性形变以接收震动产生的振动能量并将振动能量传递给耗能机构,耗能机构通过内部的活塞运动做功以使接收到的能量转换为内能并快速消耗以消减震动导致的建筑结构晃动的频率和振幅。
进一步地,震动接收机构包括由基坑内壁面向内腔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地基柱和第一弹簧,第一地基柱的底端固定设于基坑的内腔底面,第一地基柱的顶端与第一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耗能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耗能机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二地基柱和活塞装置,第二地基柱的底端与第一弹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地基柱的顶端与活塞装置固定连接,活塞装置包括开口朝向第二地基柱设置的活塞筒以及依次设于活塞筒内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粘性介质层、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和第二弹簧,第一活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地基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活塞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活塞筒的顶板弹性连接,粘性介质层设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地基柱的顶端的表面上凹设有第一凹槽,震动接收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一支座,第一固定杆的第一端嵌入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固定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支座固定连接,第一支座与第一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地基柱的底端的表面上凹设有第二凹槽,耗能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杆和第二支座,第二固定杆的第一端嵌入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支座固定连接,第二支座与第一弹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地基柱的顶端的表面上凹设有第三凹槽,第一活塞杆的第一端嵌入第三凹槽内并与第二地基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活塞筒靠近顶板的一端的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径向尺寸缩小的圆槽,第二弹簧设于圆槽内,第二活塞杆可轴向滑动地设于第二活塞和圆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1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