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包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0582.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弘科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许浩达 |
地址: | 523846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包胶模具,其前模具有包胶面和非包胶面,所述非包胶面开设一缺口,使胶料外溢至缺口暂时储存,杜绝了包胶披锋,省去需处理披锋工序,保证产品非封胶面光滑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具体是涉及一种注塑包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包胶模具对塑胶产品进行包胶作业,是模具行业一种常见成型方法,其是指热塑弹性体通过熔融粘附结合到塑料产品表面的一种注塑过程,以满足使用要求或外观美观要求。类似地以注塑手持遥控器产品为例,其结构是由起支撑作用的骨架和为了手持握感而带有防滑纹路的包胶层两部分构成,通常是先注塑出硬胶骨架,然后将其置于包胶模中再次注塑,使其表面包覆一层软胶。然而,受模具加工精度的影响,包胶模具在包胶过程中存在两个缺陷:1、容易溢胶,使得包胶层与骨架层结合处存在披锋;2、非包胶表面易被模具压伤,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引流溢胶、注塑外观平整的注塑包胶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塑包胶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具有包胶面和非包胶面,所述非包胶面开设一缺口。
优选地,所述缺口的深度为0.05~0.2mm。
优选地,所述包胶面和非包胶面的边界处设置美工线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非包胶面处开设缺口,使胶料外溢至缺口暂时储存,杜绝了包胶披锋,省去需处理披锋工序,保证产品非封胶面光滑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注塑包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注塑包胶模具主要由前模1和后模2构成。前模1和后模2之间设置产品骨架3,前模1与产品骨架3之间注塑包胶层4。
前模1分为包胶面1.1和非包胶面1.2,非包胶面开设一缺口5,该缺口5与产品骨架之间形成缝隙作为避空,缝隙的间距为0.1mm。
位于包胶面1.1与非包胶面1.2的边界处的包胶层4的边缘处设置美工线槽6,并且采用过盈封胶的形式,防止漏胶。过盈封胶汇集在美工线槽处,模具分型面高出0.2mm,合模时过盈配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弘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弘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0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内科用检查桌
- 下一篇:一种可驱虫的木质工艺品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