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钢梁后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9816.X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付国平;王振强;肖立国;武洪全;王志敏;张新强;王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钢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悬臂架设作业领域,具体为新型钢梁后锚装置,包括分配梁和锚梁,分配梁、锚梁分别位于钢梁末端的上方和下方,分配梁、锚梁之间采用钢绞线连接,钢梁末端的下方的锚梁通过预埋在墩身内的螺纹钢和墩身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预埋精轧螺纹钢及张拉相应的钢绞线等后锚设施,对钢梁末端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便可替代传统施工方案中配重块的荷载作用,钢绞线为柔性连接,钢梁产生的应力会及时进行释放,避免了后锚突然脆断的事故出现,且根据现场需求,增加张拉数值提高作用力大小,便可增加钢梁悬挑长度,减少临时支架体系的投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悬臂架设作业领域,尤其涉及可减少钢梁损坏、减少施工投入、提高施工效率的锚固装置,具体为新型钢梁后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在桥梁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近年来国内桥梁建设无论从种类、外观、数量或是重量、高度、跨度等方面,都在不断打破世界纪录,超级工程比比皆是。在这些超级工程中不乏跨越山川河流等施工环境局限性较大的工程,也因这些桥梁的架设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让人们叹为观止的奇迹。
在桥梁架设过程中,考虑到地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悬臂架设成为较常见的架设类型,在悬臂架设过程中,为避免钢梁或构件因倾覆系数过大发生整体垮塌的事故,在悬臂架设到一定距离后会采用两种方法来减小钢梁倾覆系数。(一)钢梁末端加装配重块的方法来进行施工,为防止受力不均,配重块要均布在钢梁末端,配重吊装运输及放置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风险、隐患及对钢梁表面一定程度上的的磨损与破坏。且因放置的配重块数量与重量有限,桥梁悬臂架设过程中要增加临时支撑体系来配合配重来进行支撑受力。无形中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设施投入及难度,延长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成本。(二)钢梁末端固结连接,采用钢性材料将钢梁与墩身固结为一体,这样可以代替配重块进行荷载受力,但因固结后钢梁末端无法位移,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钢梁热胀冷缩所产生的应力会集中在固结设施上,当固结设施承受的集中应力达到临界点时会出现脆断,从而引发桥梁垮塌事故。
因此,制造一款安全、便捷的配重形式来代替传统有限的施工方案显得尤为迫切,以便提高桥梁悬挑长度,减少临时支架体系投入,减少应力集中,提高钢梁架设施工效率,提高施工安全性,这也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有利的企业需求及实用背景,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选用新型钢梁后锚装置为钢梁悬臂架设提供更为快捷、安全、经济的施工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桥梁悬臂架设过程中,传统施工方案在钢梁末增加配重块重量、数量的局限及繁琐,固结连接后钢梁应力集中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强且更为便捷、安全、经济的后锚装置。
本实用新型功能及效果是采用以下措施实现的:新型钢梁后锚装置,包括分配梁和锚梁,分配梁、锚梁分别位于钢梁末端的上方和下方,分配梁、锚梁之间采用钢绞线连接,钢梁末端的下方的锚梁通过预埋在墩身内的螺纹钢和墩身连接。
使用前先采用穿心千斤顶对精轧螺纹钢进行张拉,使之与锚梁之间产生载荷,对钢绞线进行二次张拉,使整个后锚装置成为一体,整体受力,对钢梁末端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便可替代传统施工方案中配重块的荷载作用。张拉的数值即为钢梁末端向下的荷载力,本实用新型只需简单的墩顶布置及两次张拉便可替代配重块运输、吊装、放置等繁琐工序。本实用新型还采用柔性的钢绞线作为钢梁与墩身的连接设施,即使在张拉受力后也会有一定的允许偏移量,当钢梁热胀冷缩所产生的应力集中到后锚装置时,柔性连接的钢梁末端会发生轻微位移,及时将应力释放,不会出现脆断现象出现,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较强的通用性,所有悬臂架设施工均可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钢梁配重工作,根据现场情况及所需配重要求,通过力学验算确定预埋件螺纹钢的规格及钢绞线规格便可进行施工架设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9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限位防坠落钢丝绳护角
- 下一篇:一种航插焊接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