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下负压可更换式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8417.1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丁语;徐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41137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定位杆 固定板 头皮针 注液管道 定位孔 固定盘 皮下 本实用新型 可左右移动 堵塞 二次伤害 负压引流 可更换式 左右贯通 可更换 可转动 横杆 注射器 负压 均布 左端 相通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下负压可更换式引流管,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引流管堵塞造成的更换引流管复杂且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引流管,引流管内有头皮针,头皮针上有注射器,引流管上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可左右移动且可转动的定位杆,定位杆的左端固定有一个L型杆,引流管靠近头皮针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固定盘,固定盘上开设有与定位杆数量相同且左右贯通的定位孔,L型杆的横杆可置于对应的定位孔内,靠近固定板一侧的引流管上安装有一个注液管道,注液管道与引流管内侧相通;能实现在进行皮下负压引流时,可大大减少堵塞的发生,并且可更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减少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皮下负压可更换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皮下负压引流一般将引流管直接埋入皮下,然后直接通过注射器与引流管连接,通过注射器的抽吸将组织液抽离,但是现有的引流方法是单腔引流,容易造成引流不彻底,并且容易因负压过大或组织液的结节导致引流管堵塞,在引流管堵塞时,要将引流管从患者体内取出,冲洗后或者更换新的引流管,这种操作方法不仅增加了医护工作者的操作难度,同时,增大了患者的二次伤害;为此,急需发明皮下负压可更换式引流管,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引流管堵塞造成的更换引流管复杂且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皮下负压可更换式引流管,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引流管堵塞造成的更换引流管复杂且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引流管,引流管内套装有一个与引流管同轴且去除导管的头皮针,头皮针的一端位于引流管内,头皮针的另一端位于引流管的外侧且安装有一个注射器,靠近注射器一侧的引流管上安装有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可左右移动且可转动的定位杆,定位杆的左端固定有一个L型杆,引流管靠近头皮针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固定盘,固定盘上开设有与定位杆数量相同且左右贯通的定位孔,L型杆的横杆可置于对应的定位孔内,靠近固定板一侧的引流管上安装有一个注液管道,注液管道与引流管内侧相通。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在进行皮下负压引流时,通过多腔引流,增大了引流的面积,可以使得引流更彻底,并且大大减少堵塞的发生,提高了引流的效率,并且可更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减少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皮针被固定在引流管上时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引流管1,引流管1内套装有一个与引流管1同轴且去除导管的头皮针2,头皮针2的一端位于引流管1内,头皮针2的另一端位于引流管1的外侧且安装有一个注射器3,靠近注射器3一侧的引流管1上安装有一个固定板4,固定板4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可左右移动且可转动的定位杆5,定位杆5的左端固定有一个L型杆6,引流管1靠近头皮针2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固定盘7,固定盘7上开设有与定位杆5数量相同且左右贯通的定位孔8,L型杆6的横杆可置于对应的定位孔8内,靠近固定板4一侧的引流管1上安装有一个注液管道9,注液管道9与引流管1内侧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儿童医院,未经郑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8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脱腹腔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食道检查用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