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6684.5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9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昌;高辉;何志文;庞俊刚;翁宏;杨凯;张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100067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钢筋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块,定位块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的外侧,定位块沿灌注桩桩身上下及周围均匀分布;所述定位块为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介于桩孔侧壁与钢筋笼之间,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钢筋笼上,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通过与桩孔侧壁直接接触起到滚轮作用,有助于钢筋笼顺利下放。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使用,起到滚轮作用,减小钢筋笼与孔壁之间的摩擦,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节约调整钢筋笼定位时间,提高机械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更新,科技的进步,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结构及功能日益增多。建筑物的所处环境不同,相应结构也不同。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建筑物基础做不同的方案处理。目前,以桩基形式居多。
原始施工工艺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机械吊运很难把控钢筋笼摆动幅度,导致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不均匀,需要进行机械反复调整。费时费力,机械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将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钢筋笼周围,沿桩身上下及周围平均分布。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通过与桩孔侧壁直接接触起到滚轮作用,有助于钢筋笼顺利下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块,定位块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的外侧,定位块沿灌注桩桩身上下及周围均匀分布;所述定位块为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
上述装置中,所述定位块设置在钢筋笼的两根竖向主筋之间,连接杆穿过定位块的中心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主筋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采用圆钢材质,长度根据钢筋笼的竖向主筋间距d确定,连接杆长度≥d+40mm。
上述装置中,所述定位块的厚度为20-30mm,半径与钢筋笼主筋保护层的厚度相同。定位块沿桩身周围上下均匀分布(水平间距控制在300mm-500mm,垂直间距2000mm,梅花布置),间距根据灌注桩尺寸做适当调整,只要满足灌注桩钢筋笼顺利下放并与桩孔中心重合即可。
上述装置中,所述连接杆为圆钢,连接杆使定位块能够以连接杆为中心自由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圆钢的直径为1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上述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介于桩孔侧壁与钢筋笼之间,由于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沿桩身均匀分布,能够保证机械吊运钢筋笼下放过程中避免钢筋笼在桩孔内侧晃动导致钢筋笼偏向桩孔一侧。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钢筋笼上,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通过与桩孔侧壁直接接触起到滚轮作用,有助于钢筋笼顺利下放。
上述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筋笼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完成;
(2)安装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首先,根据桩身直径及桩长计算出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分布位置;其次,用圆钢穿入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空心处,通过扎丝绑线将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立面垂直于钢筋笼方向固定在钢筋笼外侧周围;
(3)钢筋笼吊运下放:①在桩孔周围引出桩孔中心十字控制点;②用吊车将钢筋笼吊起,然后缓慢下放;下放过程中混凝土圆形空心砌块与桩孔孔壁直接接触,圆形混凝土空心砌块沿着桩孔侧壁滚动下移,直到放置到设计位置停止;
(4)钢筋笼吊运下放完成后浇筑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形混凝土空心垫块作为定位块,作用如下:①控制好保护层厚度;②起到滚轮作用,减小钢筋笼与孔壁之间的摩擦;③节约调整钢筋笼定位时间,提高机械效率,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6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高频电刺激的智能阻断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市政交通隧道明暗挖转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