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型材之间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6517.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9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子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皓宇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嘉仪;徐朝荣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新蒲岗六合***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之间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应用于型材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膨胀芯;第二型材的一端设置有公接头,公接头插接于第一型材内部。膨胀芯一端插接于第一型材内,另一端插接于第二型材的公接头内,从而将公接头紧固于第一型材内。其中,膨胀芯包括中心柱和若干弹性叶片,弹性叶片倾斜设置与中心柱上,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叶片变形,对与之接触的型材内部进行挤压、产生作用力,再加上弹性叶片与型材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膨胀芯不易脱离型材,进而起到紧固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的作用。拆卸时,增大外力使得弹性叶片翻转过来,便可脱离型材。由此可见,该连接结构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组装和拆卸,且型材的连接处平整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型材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型材的使用十分普遍,经常被用来组装成架子,盛放物品。为了便于运输和移动,型材是散装的,只在到达最终目的地时才进行装配。其中,型材之间的连接往往需要借助外置角件、螺栓、螺母等零件,以及安装工具如螺丝刀等,将零部件安装拧紧,从而实现型材与型材之间的紧固。由此可见,这样的连接方式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配件以及安装工具,从而导致组装和拆卸均十分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安装的零件显露在架子表面,从而影响架子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型材之间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可以方便且快速地进行组装和拆卸,且型材的连接处平整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型材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膨胀芯;所述第二型材的一端设置有公接头,所述公接头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内直径相等,所述公接头插接于所述第一型材内部,以使得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二型材连接于一起;其中,膨胀芯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型材内,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型材的公接头内。由此可见,膨胀芯和公接头均藏于型材内部,以使得型材的连接处平整美观,从而不会对使用该型材组装成的架子的外观造成影响。
所述膨胀芯包括中心柱和若干弹性叶片,所述弹性叶片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柱上,沿所述中心柱均匀分布;与第一型材连接的一端上的弹性叶片向膨胀芯的另一端倾斜,与公接头连接的一端上的弹性叶片向膨胀芯的另一端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芯与第一型材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膨胀芯与公接头连接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公接头的内直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公接头的外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沿膨胀芯的纵向设置有2-5层弹性叶片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端沿膨胀芯的纵向设置有2-5层弹性叶片层。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叶片层包括3-6片所述弹性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叶片向另一连接端的倾斜角度为20°-60°。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叶片呈扇形,圆角心与中心柱连接,弧边与型材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叶片采用聚丙烯或尼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柱、所述弹性叶片和所述限位块三者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柱、所述弹性叶片和所述限位块均采用聚丙烯或尼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皓宇智能有限公司,未经皓宇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6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空间实现复杂的弧形抽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定时提醒的眼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