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态储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06509.6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5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书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11/00 | 分类号: | F17C11/00;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腾 |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态储氢装置,它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内罐、外罐,内罐设置在外罐内,在内罐与外罐之间形成一密闭的储氢腔;内罐、外罐之间呈放射性分布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将储氢腔分隔成蜂窝状;所述内罐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内罐内设置有双螺旋流道,流道的两个端口分别连通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穿过外罐伸出;介质充满流道,与存储在储氢腔内的氢热交换,对氢进行冷却或加热;所述介质为冷却液或热液体;所述外罐上设置有氢吸进/放出口,氢吸进/放出口连通储氢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吸氢时,有效降低气体温度,缩短注氢时间,有效的吸氢;放氢过程,快速的放氢,放氢深度可达80%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储氢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不可再生资源所剩不多,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的石油仅供人类使用40年。同时,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得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以二氧化碳为例,中国排放二氧化碳从1980年的14.6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64.99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因此,开发节能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燃料电池被誉为“未来能源之星”,是一种环保能源,它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气、氢气等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因此氢是自然界中最普通的元素,资源无穷无尽,不存在枯竭问题,而且氢的能量密度高,反应产物是水,它的市场也比较广泛。它的存储和运输都比较重视。
一般的固态储氢:①吸氢温度>145℃时,需20℃水浴,操作麻烦,大型气瓶实施难度大;②放氢深度受温度约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高效的固态储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储氢装置,它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内罐、外罐,内罐设置在外罐内,在内罐与外罐之间形成一密闭的储氢腔;内罐、外罐之间呈放射性分布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将储氢腔分隔成蜂窝状;所述内罐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内罐内设置有双螺旋流道,流道的两个端口分别连通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穿过外罐伸出;介质充满流道,与存储在储氢腔内的氢热交换,对氢进行冷却或加热;所述介质为冷却液或热液体;所述外罐上设置有氢吸进/放出口,氢吸进/放出口连通储氢腔。
在储氢(吸氢温度>145℃)时,产生大量的热量时需要冷却,热交换装置制冷,有效降低气体温度,缩短注氢时间,从而有效的吸氢;在放氢时,需要大量的热,热交换装置制热,从而达到快速的放氢,使放氢深度可达80%以上;安全高效;蜂窝状的储氢腔设计有利于高效完成加氢放氢时热交换工作;双螺旋流道结构,有效节约流道空间,水流均匀;使热效换工作能高效完成。本装置配合燃料电池一起使用,热交换装置利用燃料电池的废热进行制热。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储氢装置还包括罐体外壳,外壳罩装置外罐上,并通过氢吸进/放出口连通储存腔与罐体外壳内腔;所述罐体外壳上设置有外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外罐由封盖与大圆筒共同构成,内罐由封盖与小圆筒共同构成,小圆筒设置在大圆筒内,同心分布,封盖设置在大圆筒、小圆筒的同侧端,分别与小圆筒、大圆筒密封连接,小圆筒另一端密封,大圆筒另一端开口,即为氢吸进/放出口;若干隔板绕小圆筒一周呈放射性分布,分别与小圆筒、大圆筒固定连接;罐体外壳罩装置大圆筒外侧,并与大圆筒密封接触,外口正对氢吸进/放出口;所述小圆筒内设置有流道柱,流道柱穿过封盖伸出,流道柱位于小圆筒内部分设置有双螺旋槽,与小圆筒共同构成双螺旋流道,进液口、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流道柱位于小圆筒外部分上,进液口、出液口分别穿过流道柱连通双螺旋流道两端。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大圆筒、小圆筒、隔板一体成型;操作便捷。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罐体外壳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高强度合金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6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饮用水水质处理的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儿童阅读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