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6328.3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3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策;孔德尊;于克铖;孙雪峰;孙乐乐;李先占;王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润达(烟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渗沥液处理 反渗透膜组件 一次分离系统 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组件 预热换热器 碟管式 连通 浓缩 二次分离系统 环境温度影响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电耗 活性比较 微生物菌 运行成本 蒸发主体 抽液泵 处理量 换热器 零排放 原液池 原液罐 浓液 原液 节能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零排放,适用范围广,节能且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的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低温情况下微生物菌活性比较低,将溶液的浓度浓缩,浓液还需回流到原液池,无法彻底处理,若进入的原液浓度较低,并且需要浓缩出泥时,电耗相对较高,运行成本增加的问题。一次分离系统包括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和换热器组件,一次分离系统中的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通过抽液泵连通原液罐,换热器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和再预热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中设置有排水管,二次分离系统中的MVR蒸发主体换热器连通再预热换热器其中的一个出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毒性同时又具有高COD值、高氨氮含量,使得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极大,其水质变化范围极大,渗沥液由于污染物浓度高、水量和水质冲击大、营养元素失衡和毒性大等特点。尤其垃圾焚烧厂堆料坑内产生的渗沥液,其COD浓度可达50000~80000mg/L,其氨氮含量等都高于填埋场,所以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更复杂。
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有生物处理法、膜处理工艺、蒸发工艺,但是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低温情况下微生物菌活性比较低,将溶液的浓度浓缩,浓液还需回流到原液池,无法彻底处理,若进入的原液浓度较低,并且需要浓缩出泥时,电耗相对较高,运行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包括原液罐、一次分离系统和二次分离系统和离心机,所述一次分离系统包括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和换热器组件,一次分离系统中的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通过抽液泵连通原液罐,且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上设置有排出管;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和再预热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通过抽液泵连通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板式换热器导通再预热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中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连通蒸馏水收集桶;所述再预热换热器具有三个出口,三个出口分别连通不凝气体收集囊、二次分离系统和蒸馏水罐;所述二次分离系统包括MVR蒸发主体换热器和蒸汽供给系统,二次分离系统中的MVR蒸发主体换热器连通再预热换热器其中的一个出口,蒸汽供给系统导通MVR蒸发主体换热器,MVR蒸发主体换热器具有五个排管;
MVR蒸发主体换热器第一排管导通再预热换热器中连接不凝气体收集囊的出口;
MVR蒸发主体换热器第二排管通过抽液泵连通MVR蒸发主体换热器首尾端;
MVR蒸发主体换热器第三排管连通蒸馏水罐,蒸馏水罐通过抽液泵连通板式换热器中的排水管;
MVR蒸发主体换热器第四排管通过抽液泵连通离心机,离心机一号出口导通污泥出口,离心机二号出口连通原液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汽供给系统为电蒸汽发生器,电蒸汽发生器上连通自来水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汽供给系统为锅炉发电后的废气管道,锅炉发电后的废气管道入口处设置废气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次分离系统还包括蒸汽压缩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MVR蒸发主体换热器第五排管连通蒸汽压缩机,蒸汽压缩机输出口连通MVR蒸发主体换热器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润达(烟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润达(烟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6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