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丙烯聚合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5161.9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李磊;杨玮婧;罗春桃;田广华;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C08F210/06;C08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丙烯 聚合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丙烯聚合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侧壁为夹层结构,所述釜体的下端设有排料口;所述釜体内冷却管;所述釜盖上设有原料进料口、助剂加料口、排气口、真空抽气口、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原料进料管、以及分别设有流量计的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所述原料进料管自所述原料进料口插入设置于所述釜体内,所述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分别连接至所述原料进料管的进料端,所述原料进料管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釜体内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实验用丙烯聚合的反应釜,既能保证反应釜内原料气组成恒定,又能使反应在设定压力下进行,确保实验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用丙烯聚合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进行丙烯共聚实验时,通常采用两段聚合,即第一段均聚采用液相本体聚合,反应一段时间后将未反应的物料排净,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共聚单体和气态丙烯进行第二段共聚。共聚时,由于共聚单体与丙烯的竞聚率不同,在间歇式反应釜中,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釜中原料气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使原料组成和共聚物组成与理论值差异较大,影响聚合产品的性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丙烯聚合的反应釜,有利于维持反应釜中原料气的组成恒定,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丙烯聚合的反应釜,包括釜体、用于密封所述釜体的釜盖和穿过所述釜盖伸入所述釜体内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釜体的侧壁为用作热介质流动通道的夹层结构,并且所述夹层结构的下部设有热介质进口、上部设有热介质出口;所述釜体的下端设有排料口;所述釜体内设有用作冷介质流动通道的冷却管;所述釜盖上设有原料进料口、助剂加料口、排气口、真空抽气口、用于监测所述釜体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用于监测所述釜体内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原料进料管、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所述原料进料管自所述原料进料口插入设置于所述釜体内,所述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分别连接至所述原料进料管的进料端,所述原料进料管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釜体内的下部;所述第一进料支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进料支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以控制进料组成与进料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优选地,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穿出设置于所述釜盖上,以便于冷介质的进出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优选地,所述排气口在位于所述釜体外的一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开关阀和背压阀,以控制釜内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优选地,所述排气口在位于所述釜体内的一端设有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待排出的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上还设有反吹支管,所述反吹支管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阀的入口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优选地,所述反吹支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末端可连接至反吹装置以在必要时实现反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电机和电磁密封装置;所述搅拌桨的第一端穿出设置于所述釜盖上,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釜体内的下部,用于在所述釜体内搅拌;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桨运转;所述电磁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搅拌桨的第一端,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釜盖密封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验用丙烯聚合的反应釜,通过进料口前端的流量计控制进料组成和进料速度,原料气经进气管到达釜体内的下部,保证与聚丙烯粉料接触反应的原料气组成恒定,能够确保实验严格按照设计方案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51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料配料机
- 下一篇:指纹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