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坑底浅覆土地铁隧道基坑土方开挖抗浮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4966.1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邹俊峰;雷斌;雷帆;叶坤;刘治军;沙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31/12;E02D19/12;E02D5/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万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坑底浅覆 土地 隧道 基坑 土方 开挖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坑底浅覆土地铁隧道基坑土方开挖抗浮施工结构,包括抗拔桩及抗浮板,所述抗拔桩成排设置在隧道两侧,两排抗拔桩均设置在隧道两侧的安全线以外,所述抗浮板浇筑在抗拔桩的上端并横跨两排抗拔桩;该种坑底浅覆土地铁隧道基坑土方开挖抗浮施工结构具有抗浮效果好、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坑底浅覆土地铁隧道基坑土方开挖抗浮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国内大中城市地下地铁线路密网分布,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在地铁隧道顶部修建各类建(构)筑物的情况,当开挖建(构)筑物地下基坑土方时,伴随着隧道顶部土体外运引起的卸荷,会引起隧道周边原有土体应力场的改变,当隧道上覆土压力小于产生的隧道上浮力时,势必引起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严重时对地铁运营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通常遇到此种情况时,为确保安全必须预先进行隧道的抗浮设计和处理。一般的做法是对隧道顶部至基坑底的土体采取注浆或旋喷满堂加固处理,以增加覆土重量抵抗开挖而引起的上浮力。但为确保地铁隧道的自身安全,其土体加固处理的范围必须保持至少距离隧道边一定的安全距离,这对于隧道顶浅覆土的加固处理难以满足上浮要求。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坑底浅覆土地铁隧道基坑土方开挖抗浮施工结构,解决了现有施工手段及施工结构难以满足隧道顶浅覆土上浮要求、施工效率低、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坑底浅覆土地铁隧道基坑土方开挖抗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的施工步骤:
步骤1:支护结构施工,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进行支护施工;
步骤2:抗拔桩施工,在安全保护线外侧分别布设一排抗拔灌注桩;
步骤3:基坑开挖施工,采用分段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步骤4:抗浮板施工,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抗浮板施工;
所述步骤3和步骤4重复间隔进行直至完成设计施工范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支护结构施工中,其施工步骤包括:
步骤1-1: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施工,平行于隧道走向的两侧基坑支护可采用直径1000mm-1200mm的灌注桩或钻孔咬合桩,垂直隧道走向的两侧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
步骤1-2: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实施止水帷幕施工,在基坑四周采用直径600mm深层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设止水帷幕,保证止水效果,。
在垂直隧道走向的二侧支护及止水帷幕必须距离隧道顶部或侧面满足3m;
在进行超前支护施工前,根据现场情况可预先施工降水井和回灌井,在基坑开挖和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抗浮需要实施坑内降水或回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拔桩施工采取全套管全回转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步骤:
步骤2-1:抗拔桩施工准备,在抗拔桩施工前,探明地埋管线情况,平整施工场地,并夯填密实;
步骤2-2:桩位放样,对桩位进行放样,并确认桩顶标高;
步骤2-3:全回转主机就位,吊放全回转底盘,底盘中心与桩中心点重合,随后吊放主机,安装在底盘上,最后安装反力叉;
步骤2-4:吊装安放钢护筒,主机就位后,吊放安装钢套管,进行回转钻进,回转驱动套管的同时下压套管,实现套管快速钻入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4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