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用油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3762.6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9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海;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模 活塞缸 模具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活塞杆座 油路系统 出油口 活塞杆 降压孔 进油口 排油口 送油口 连通 减压阀 高压油缸 高压油管 滑动插接 生产效率 注塑模具 出油管 进油管 碰触 搬运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用油路系统,包括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所述第一动模的侧部固定安装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内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缸的侧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管连通有送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连通有排油口,所述送油口和排油口均开设在第一动模的侧部,所述第一动模的上部开设有降压孔,所述降压孔内设置有减压阀,所述第二动模的侧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座,所述活塞杆滑动插接在活塞杆座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油路系统,可以避免高压油管在模具的移动搬运过程中使高压油缸被其他模具或设备碰触而损坏,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传统的注塑模具油缸抽芯结构的油路系统是在油缸外侧设置进出油口,通过高压油管与注塑机液压系统连接来控制油缸的抽芯机构,由于高压油管裸露在外,在模具的移动搬运过程中很容易使高压油缸被其他模具或设备碰触而损坏,导致模具不能正常使用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用油路系统,通过该油路系统,可以避免高压油管在模具的移动搬运过程中使高压油缸被其他模具或设备碰触而损坏,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和生产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用油路系统,包括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所述第一动模的侧部固定安装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内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缸的侧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管连通有送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连通有排油口,所述送油口和排油口均开设在第一动模的侧部,所述第一动模的上部开设有降压孔,所述降压孔内设置有减压阀,所述第二动模的侧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座,所述活塞杆滑动插接在活塞杆座内,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设置在第一动模内,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与第一动模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的一端和出油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侧壁与活塞缸的内侧壁滑动间隙配合,所述间隙不大于0.1mm。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降压孔与进油管的侧部相连通,所述降压孔与进油管呈垂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活塞缸外侧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改装在内侧与第一动模内的进油管和出油管直接连通,并与第一动模侧部开设的送油口和排油口连通,通过送油口和排油口与注塑机液压系统的进出油连接管连通,从而杜绝生产前的及生产后模具在从模具存放点到注塑机的位置避免油管被碰伤也避免了油管在存放点的意外碰伤使生产在不间断地工况下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耗,减少维修人员的拆御次数,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油管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结构发大图。
图中:1、第一动模;2、第二动模;3、活塞缸;4、活塞;5、活塞杆; 6、进油口;7、出油口;8、进油管;9、送油口;10、出油管;11、排油口; 12、降压孔;13、减压阀;14、活塞杆座;15、第一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7、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3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位二次抽芯结构
- 下一篇:产品脱模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