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3412.X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岳自恒;李宁军;田昊;赵凯;张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海默油田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8 | 分类号: | C02F1/38;C02F1/24;C02F1/52;C02F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方力平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水处理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该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筒体、上盖体和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旋流气浮组件,筒体和上盖体可拆卸连接,旋流气浮组件包括排油管、倒锥形壳、第一圆柱壳、第二圆柱壳、锥形壳、排杂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V形下挡板,V形下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V形下挡板的侧面设置有集泥斗,排杂管的底部穿过排渣口进行排杂质,排油管的顶部穿过上盖体的顶部进行排油,上盖体上设置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的固液分离装置对进入筒体内的废水进行旋流、分离、过滤及沉淀,最终实现固液分离,沉降速度快,处理效果好,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科技的进步,工业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各种高质量、优性能的产品层出不穷,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工业用水越来越多,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悬浮物、固体颗粒、油类、重金属离子、氨氮化合物、微生物、有毒且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等,如果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必将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要将废水处理之后才能排放。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现有的大部分工业废水用固液分离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且现有的大部分固液分离装置在使用过后,较难对工业废水内部的固体垃圾进行取出,处理效果差,沉降速度慢,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便,亦会出现固液分离不彻底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该固液分离装置对进入的废水进行旋流、分离、过滤及沉淀,最终实现固液分离,处理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筒体、上盖体和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旋流气浮组件,所述筒体和上盖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旋流气浮组件包括排油管、倒锥形壳、第一圆柱壳、第二圆柱壳、锥形壳、排杂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V形下挡板;
所述倒锥形壳的顶部与排油管的底部固定且相通,所述倒锥形壳的底部与第一圆柱壳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壳的顶部与第二圆柱壳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壳的底部与排杂管的顶部固定且相通,且所述第一圆柱壳套设在第二圆柱壳的外侧;
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横向穿过第一圆柱壳和第二圆柱壳,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端部均为螺旋线型结构;
所述V形下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V形下挡板的侧面设置有集泥斗,所述排杂管的底部穿过排渣口进行排杂质;
所述排油管的顶部穿过上盖体的顶部进行排油,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圆柱壳的外部固定有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上固定有由筛网制成的环形状筛壳,所述筛壳内填充有滤料。
进一步地,上述筛壳的外径与内径差等于筒体内壁与第一圆柱壳外壁的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筛壳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贯穿筒体的侧壁。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圆柱壳的外部固定有用于隔离细小杂质的隔板。
进一步地,上述排油管的顶部与减压阀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上盖体和筒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海默油田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海默油田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3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