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起落用支撑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9848.6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5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离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D47/02;B64D45/00;A01M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起落 支撑 减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落用支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等距离设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顶部外壁设有同一个置物板,所述固定板和置物板的外壁设有同一个限位框,且限位框的底部外壁四角均设有固定座,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外壁等距离设有螺纹孔,且每个螺纹孔的内壁均设有连接螺栓,四个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均设有一号连接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置物板、固定板、限位框和减震弹簧,限位框位于置物板和固定板外侧,对置物板进行限位,减震弹簧安装于置物板和固定板之间,限位框的安装使得该装置起到减震作用的同时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进而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用支撑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在起落时需要用到起落架。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671084.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抗震稳定无人机起落架,属于无人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起落架卡扣。上述专利中的起落架存在以下不足:对比文件中上方稳定台和下方的固定板之间通过弹簧杆连接,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容易造成上方稳定台出现位置上的错位,存在有安全隐患,实用价值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起落用支撑减震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起落用支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等距离设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顶部外壁设有同一个置物板,所述固定板和置物板的外壁设有同一个限位框,且限位框的底部外壁四角均设有固定座,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外壁等距离设有螺纹孔,且每个螺纹孔的内壁均设有连接螺栓。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均设有一号连接臂,且一号连接臂靠近底端的外壁设有轴承孔。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孔的内壁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壁设有二号连接臂。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二号连接臂的底部外壁均设有轮框,且每个轮框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同一个轮轴,轮轴的外壁通过键固定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轮框的顶部外壁设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另一端设于一号连接臂的底部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框的外壁设有支撑环,且支撑环的外壁等距离设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置物板、固定板、限位框和减震弹簧,限位框位于置物板和固定板外侧,对置物板进行限位,减震弹簧安装于置物板和固定板之间,限位框的安装使得该装置起到减震作用的同时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进而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2、通过设置有弹簧杆,弹簧杆安装于轮框和一号连接臂之间,一号连接臂和二号连接臂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从而可以通过弹簧杆起到减震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减震效果。
3、通过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上设置有照明灯,无人机夜间飞行时,可以通过照明灯进行无人机定位观察,同时灯光也可以驱除鸟类,对无人机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起落用支撑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起落用支撑减震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起落用支撑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离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离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9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自动调心的拖动机构
- 下一篇:两档变速器